新五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3页
嗣源身中四矢,太祖解衣赐药以劳之,由是李横冲名重四方。
梁、晋相拒于柏乡,梁龙骧军以赤、白马为两阵,旗帜铠仗皆如马色,晋兵望之皆惧。
庄宗举钟以饮嗣源曰:“卿望梁家赤、白马惧乎?虽吾亦怯也。”
嗣源笑曰:“有其表尔,翌日归吾厩也。”
庄宗大喜曰:“卿当以气吞之。”
因引钟饮酹,奋楇驰骑,犯其白马,挟二裨将而还。
梁兵败,以功拜代州刺史。
庄宗攻刘守光,嗣源及李嗣昭将兵三万别出飞狐,定山后,取武、妫、儒三州。
庄宗已平魏州,因徇下磁、相,拜相州刺史、昭德军节度使。
久之,徙镇安国。
契丹攻幽州,庄宗遣嗣源与阎宝等击走之。
同光元年,徙镇横海。
是时,梁、唐相拒于河上,李继韬以潞州叛降梁,庄宗有忧色,召嗣源帐中,谓曰:“继韬以上党降梁,而梁方急攻泽州,吾出不意袭郓州,以断梁右臂,可乎?”嗣源对曰:“夹河之兵久矣,苟非出奇,则大计不决,臣请独当之。”
乃以步骑五千涉济,至郓州,郓人无备,遂袭破之,即拜天平军节度使、蕃汉马步军副都总管。
梁军攻破德胜南栅,庄宗退保杨刘。
王彦章急攻郓州,庄宗悉军救之,嗣源为前锋,击梁军。
追至中都,擒彦章及梁监军张汉杰。
彦章虽败,而段凝悉将梁兵屯河上,庄宗未知所向,诸将多言乘胜以取青、齐,嗣源曰:“彦章之败,凝犹未知,使其闻之,迟疑定计,亦须三日。
纵使料吾所向,亟发救兵,必渡黎阳,数万之众,舟楫非一日具也。
此去汴州,不数百里,前无险阻,方阵而行,信宿可至,汴州已破,段凝岂足顾哉!”而郭崇韬亦劝庄宗入汴,庄宗以为然,遣嗣源以千骑先至汴州,攻封丘门,王瓚开门降。
庄宗后至,见嗣源大喜,手揽其衣,以头触之曰:“天下与尔共之。”
拜中书令。
二年,庄宗祀天南郊,赐以铁券。
五月,破杨立于潞州。
六月,徙镇宣武,兼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
冬,契丹侵渔阳,嗣源败之于涿州。
三年,徙镇成德。
庄宗幸鄴,请朝行在,不许。
贞简太后疾,请入省,又不许。
太后崩,请赴山陵,许之,而契丹侵边,乃止。
十二月,遂朝于洛阳。
天成元年,郭崇韬、硃友谦皆以谗死,嗣源以名位高,亦见疑忌。
赵在礼反于魏,大臣皆请遣嗣源讨贼,庄宗不许。
群臣屡请,庄宗不得已,遣之。
三月壬子,嗣源至魏,屯御河南,在礼登楼谢罪。
甲寅,军变,嗣源入于魏,与在礼合,夕出,止魏县。
丁巳,以其兵南,遣石敬瑭将三百骑为先锋。
嗣源行过钜鹿,掠小坊马二千匹以益军。
壬申,入汴州。
四月丁亥,庄宗崩。
己丑,入洛阳。
甲午,监国,朝群臣于兴圣宫。
乙未,中门使安重诲为枢密使。
杀元行钦及租庸使孔谦。
壬寅,左骁卫大将军孔循为枢密使。
丙午,始奠于西宫,皇帝即位于柩前,易斩缞以衮冕。
壬子,魏王继岌薨。
甲寅,大赦,改元。
渤海国王大諲撰使大陈林来。
是月,张居翰罢。
五月丙辰朔,太子宾客郑珏、工部尚书任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戊辰,赵在礼为义成军节度使。
六月丁酉,汴州控鹤军乱,指挥使张谏杀其权知州事高逖。
己亥,谏伏诛。
秋七月庚申,安重诲杀殿直马延于御史台门。
契丹使梅老述骨来,渤海使大昭佐来。
己卯,贬豆卢革为辰州刺史,韦说叙州刺史。
甲申,流革于陵州,说于合州。
八月乙酉朔,陕州硖石县民高存妻一产三男子。
丁酉,以象笏三十二赐百官之无笏者。
阅稼于冷泉宫。
己亥,契丹寇边。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