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101页
彼见无懈可击,必领兵而退,那时别作计较。”
诸将听得,无语,以马宝之策,不大谓然。
马宝乃再道:“吾非惧蔡毓荣者,不过事前未有布置,不能即战耳,诸君请勿多疑。”
说了便令水师提督林兴珠谨防洞庭,以防清将杨捷水师之侵入,一面令诸将严守。
果然彼攻此御,喊杀连天,一连日夜蔡毓荣不能得志。
马宝谓左右道:“凡攻坚只靠初时锐气,今经一日夜我尚无损,蔡毓荣不能为矣。”
不料正说间,忽报称林兴珠未到时,清将杨捷已领水师袭进洞庭去。
马宝听得,一时慌乱。
左右道:“洞庭若失,彼若以舟师渡陆军,以攻长沙,更分兵沿荆州而进,则长沙亦危矣。
今不如退保长沙,较为得计。”
马宝道:“退兵自是正策,但退亦不易。
因彼全军来攻,我若退时,彼将蹑我之后,追奔逐北,我军必大受残伤矣。
吾已有计在此,不烦诸君顾虑也。”
乃令三军一面抵敌,一面掘土取泥,使壁垒益加高厚,即渐缓其抵御之力,待敌军攻近时,始还枪抵战。
夜则熄灭灯火。
如是两日,蔡毓荣见马宝将壁垒增高,不料马宝即退,又恐难攻下岳州,心中大为忧虑。
即传令移荆州人马先攻长沙,一面又令杨捷以水师兵船渡陆军过湖,以截马宝之后,因此一连日夜不出。
马宝见得蔡军忽然不出,乃谓诸将道:“蔡毓荣必将渡兵过湖,攻我后路,或迳攻长沙,是以不出。
吾退军,此其时矣。”
乃令三军仍将旌旗虚竖,一队一队陆续退出。
约两日,蔡毓荣计期荆州之兵料已起程,且渡湖之兵亦料已登岸,乃悉锐猛攻岳州城外周营。
只见马宝营中,只有旌旗,绝无动静。
渐进渐近,始知全是空营。
毓荣乃叹道:“古人有以进为退者,今马宝直以守为退,瞒过吾矣,真能将也。”
蔡毓荣言罢,即传令进岳州城。
左右皆以为不可,并道:“马宝坚持近两载,焉有骤弃岳州之理?恐悉聚城中,以诱我们进城耳。”
蔡毓荣道:“弃犄角而守孤城,马宝必不出此也。
彼加增壁垒,正为退计。
彼料我必攻长沙,故出于此,又何疑乎?”于是率兵齐进岳州,并飞檄荆州,撤回径攻长沙之众。
诸将皆谏道:“吾军正当乘势而下,何以反退?”蔡毓荣道:“非尔筹所知也。
马宝全军未惫,势力尚雄,且又能军,更加以胡国柱之众,岂能擅取长沙乎?前之移调荆州一军,不过以马宝未退耳。
今则长沙为周军精锐所聚,非合各路之力,不敢窥之也。”
便令三军固守岳州,并与荆州一路相联一气,以防再失。
一面奏报收复荆、岳二州,一面会商岳乐,为会取长沙之计。
且说马宝率兵退至长沙,以军情渐渐吃紧,即会商胡国柱,整顿长沙防务。
又报知夏国相,告以弃去岳州,请夏国相筹固根本,再寻机会,然后进取。
一面又报知成都,奏陈弃去岳州之故。
时吴三桂病才渐愈,听得岳州复失,不觉长叹道:“朕初起事,不过数月间六省齐陷。
乃转战经年,何反不如初也?今陕西既已失利,湖南又复吃紧,朕将奈何?”说罢,不胜慨叹。
时爱妃莲儿在旁,即进道:“历来帝王开创,皆经许多挫折,然后能成大事。
以汉高祖雄才大略,其手下又多谋臣勇将,且树诛讨无道秦之名,正是名正言顺,天与人归,乃既危于荥阳、成皋,又危于鸿门,终于一战成功。
今陛下虽偶然失意,犹未及汉高在荥阳之甚也。
以陛下文武兼资,今病已渐愈,不久必当就痊,即能再复亲征,以图大事,何必灰心如此?”三桂听已,道:“卿言亦良是。
以妇人犹有此见识,不负朕恩矣。
今湖南新挫,未能再起。
王屏藩性情沉毅,临事有断,必足以当图海。
朕当先令屏藩进兵,朕若稍愈,必再出发矣。”
说罢,即召提督马雄图领精兵万人,往助王屏藩,并催王屏藩从速进兵,以通平凉之路。
马雄图得令,即领受三桂敕谕,领兵入陕。
行时,三桂嘱道:“生力军一到,屏藩一定举兵,卿可兼程而往。
但至时,去固原尚隔两日路程即当留养军力,以应王屏藩之用。
屏藩更事已久,不劳多嘱,但嘱体朕心而为之。
卿等不负朕,朕必不负卿也。”
马雄图即领命而行,并由驿先驰报王屏藩,告以新兵将到,并告知行期。
即辞成都,沿德阳过昭化、广源,直向陕西进发。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