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82页

新朝轻罪重功,奖降纳附,故尚之信、耿精忠、孙延龄之辈俱赐王封,李本深、郑蛟麟、杨嘉来、吴之茂之徒各膺斧钺。

是以群策群力,黾勉从龙,而将军必昧义自行,冒险为梗,毋亦以老夫虽耄,勇气未衰,聊以尝试,用求特异。

然以承顺王之威徘徊梁汴,蔡毓荣之盛仓皇武昌,盖唯光复旧物实应天时,既有其人,足征国运。

将军老成稳练,上察天心之变,下觇人事之成,若不急谋自处,亦可怪矣!方今相国夏公、元戎马宝,挥军北向,以角其前。

本藩三路直指东驰,并犄其后。

天人交应,谁与抗御!恐将军廿载盛名一朝扫地,是诚可惜。

前情未断,旧谊犹存,敢布区区。

倘蒙知机,当郊迎十里,并赐藩府,用显将军。

伏惟自爱。

张勇接此函后细看一遍,即对左右道:“王屏藩此函,直欲我归附。

一来免费兵力,二来又可多我一支军助力故耳。”

左右道:“将军意将若何?”

张勇道:“函中亦殊动听,然吾却不要中他的计。

他来意只欲先礼后兵,必得我回书然后定夺。

今图海公已领军起程西来,吾却缓缓答复。

待两军交战时图海大军已到,彼必中计矣。”

便令将带书人暂行留下,一面与王进宝布置军事。

总兵赵良栋进道:“缓缓答复,彼不省悟,不如依书中之言阳为归附,诱王屏藩到来,一鼓歼之。

将军以为何如?”张勇道:“屏藩老于战阵,必不致中计。

目今不如伪为索封高位,然后归附,以缓之,可也。”

便一面复函王屏藩,自称:“要封赏王号,待札文诰命到了,方肯迎降。”

这等语,即遣来人回去。

屏藩听得,与诸人计议。

吴之茂道:“此诡计也,直欲缓兵耳。

彼必有大军将到,故延缓以待之。

若必听其言,是大误矣。”

王屏藩道:“此言亦是。

各降将无不晋封,张勇何至不能相信?只是张勇性最朴直,果其真欲师附,而我遽尔用兵,是绝降者之路也。”

吴之茂力争道:“张勇之言,必不可信。

元帅若不进兵,我将独进矣。”

王屏藩便从其言,督令各军齐进。

传令吴之茂先攻王进宝一军,令云南土司陆道宪领苗兵主部五千独争凉州,自引大兵用郑蛟麟为前部,併力以攻张勇。

时张勇在军中,听得王屏藩进兵,乃道:“彼知吾诈也。”

一面传谕各营分头迎敌。

不想布置未定,吴之茂一军先到,直压王进宝阵前。

并下令道:“诸君受周皇厚恩,吾军以此次为进战之始,宜各图奋力,以立首功,各有重赏。”

诸军闻令,奋勇前进,矢石如雨。

王进宝不能抵御,三军往后便却。

阵外本筑长濠,吴之茂却率军薄长濠以进,王进宝弃了前营而走。

张勇听得进宝一军失利,急分军救援。

去后,忽报凉州已被陆道清率军围困,特来求救。

张勇听了,一时慌了手脚。

旋又见王屏藩大军已到,前锋赵良栋奋力抵御。

无如王屏藩来势既猛,军士又养精蓄锐,且乘吴之茂一军得利,军心更奋,于是四面环攻。

赵良栋亦奋不退后,两军喊杀连天,互有伤损。

适黄昏时分,大雨如注,两军权且罢兵。

张勇计是日战事,颇为失利,将校伤五十余人,军士折去二千有余。

自恐寡不敌众,二来又军心不定,便与王进宝计议道:“城池几陷,战又不胜。

幸有大雨,不然不堪设想。

今为我军计,宜固守凉城,以免失地之罪。

一面分大兵在城外驻扎,以为犄角,只图固守以待大军,是为上策。”

诸将皆以为然。

即以朱芬、赵良栋两军回守城中,张勇与王进宝各以本部在城外分东西驻扎,每军筑一大营,并以数十小营,并又每营环绕,筑成坚垒。

外筑深阔长濠,以图固拒。

复差人急催图海救兵,以备援应。

单说王屏藩回军后,谓吴之茂道:“苟非大雨,破敌必矣,然此一战亦足令敌人胆落。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