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133页
至是陈旺心中稍动,因说到“大局已危”的话,陈旺想起:昔日吴三桂之盛尚且致败,况今日三桂已死,兵威不振,疆宇日蹙,粮械不继,壮士凋零,如何能够成事?终恐不免为囚俘。
因此把死生得失之念动于心中,把从前一团忠勇抛去九霄云外。
立即回复王进宝,情愿投降,并求王进宝保个提镇地位。
那王进宝自无不允。
陈旺即将前敌人马调回后路,要让王进宝占据巴西。
不想陈旺部下多是王屏藩旧部,多有思念王屏藩誓死报国的,见陈旺调回前军,已不胜骇异,正不知是何原因。
忽然王进宝已率军大至,陈旺并不发兵拒敌,那陈旺部下的人就知道陈旺与王进宝函问往还,已变了心了,无不愤怒。
便有一人倡言要杀陈旺,即有数十人随着,攘臂一呼,一齐拥入帐中。
陈旺措手不及,被部下数十人大呼要杀卖国贼,竟将陈旺琢为肉泥。
惟那时虽泄一时之愤,但王进宝已四面攻至,周兵如何拒敌?乃四散逃走。
王进宝占了巴西,即沿途招纳。
又因赵良栋、张勇两军尚未得手,乃率军先抄出宁羌之后,以应赵、张二军,不在话下。
且说杨嘉来由罗森派令拒守夔州,那夔州与成都相去甚运,正当湖北入川之冲,地势颇为险要。
杨嘉来到夔州后,即准备一切战守之策,又分兵防守要道,以防敌军,布置亦颇完密。
惟杨嘉来向在襄阳为总兵,自投降三桂之后,所部多是旧勇,大半为鄂、汴二省之人。
当徐治都至时,即遍布檄文,志在解散杨嘉来军心。
不料杨嘉来部兵平日过于严酷,故军士已多有怨言,至是见了徐治都檄文,又因吴周国势日蹙,已不免变心。
及徐治都人马既到,杨嘉来本欲固守,惟部将张祺道:“吾军尚有万人,势不为弱。
若守而不战,是敌人已先立于不败之地矣。
夔州一城,又非奇险,守若不济,悔之已迟。
不如拚与一战,战如不胜,守犹未晚也。”
杨嘉来以为然,乃将本部人马先拨二千守城,其余尽行出城,离城二十里屯扎,以待敌兵。
时徐治都所部约一万五千人,知得杨嘉来志在求战,乃分军绕道先袭夔州,而以一万人直攻杨嘉来。
徐治都先鼓励三军而进,杨嘉来亦率军相迎。
约战一时之久,徐治都且战且进,杨嘉来军士殊不奋力。
嘉来大愤,乃身先士卒而进。
忽然后军无故自乱。
先自杀了部将张祺,并焚烧粮草,然后反戈相向,只有所部中营二千人尚能奋战。
惟前敌已至本部,后军又乱,杨嘉来知军心已变,料不济事,遂率中营二千余人溃围而走。
徐治都乘势奋击,杨嘉来大败,军士大半投降。
杨嘉来领败残人马,欲奔回夔州城固守。
不料徐治都自从分兵绕出后路攻城,所有城内军士已开门迎降,接徐军进城矣。
杨嘉来没奈何,只得弃了城池,望西而逃。
正是:只为诸军无斗志,顿教大将失名城。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七回 困罗森五将取成都 逼永兴孤城抗大敌
话说杨嘉来被徐治都所败,欲奔回夔州府城,则城池已先为徐治都所袭,只得弃了夔州,望西而逃。
满意欲奔至云阳,据城固守,然后飞报成都,添兵前来相助。
惟左右皆以为不然,并道:“夔州为四川第一重门户,敌人只以徐治都一军来争,我以万余之众且不能抗拒。
今只留残兵数千,既不及前日人马之众,而云阳一地又不如夔州,更无险要可守,随军辎重亦经净尽,是欲守云阳实无把握。
且此处离成都极远,欲待救兵亦已鞭长莫及矣。”
杨嘉来道:“川兵精锐尽以防守陕西来路,我以孤军扼守夔州,并无后继。
我军若退,徐治都悉力以蹑吾之后,恐成都以东非复为国家所有矣。
纵救兵不能久待,亦当飞报成都,使发兵准备也。”
乃一面写书,派员加紧驰报成都,告以军情败形,使发后继,然后商议在云阳行止。
忽报徐治都已率兵大至,杨嘉来计点部下兵士,只存数千人,料不能守,乃传令并弃云阳,先走重庆,再就地募勇,以图拒敌。
乃令军士弃了云阳,不分昼夜,赶至重庆。
立即出榜招军,尽发重庆库项以鼓励军士。
不想当时大势日蹙,人心已去,约数日只招得三千余人。
以新招之勇,又未经训练,且重庆库帑有限,成都饷项固要接应谭洪、郑蛟麟等军,以罗森一人支应各路粮草,力已竭蹶,故援应杨嘉来饷项亦不能接续。
以时当危迫,又项用不敷,军心更易离散。
而徐治都又沿途遍布檄文,单称吴周国势将亡,劝军民人等速行投顺,故人心更为摇动。
且日日惟传徐治都大兵将到,于是远近风声鹤唳。
那徐治都人马只万余人,至是又号称四五万,沿途望重庆进发,所过州县,皆望风迎降。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