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59页
谁能为此壮大观,吴王兴业震遐迩。
借兵入卫明社墟,缅甸凯旋明祚圮。
论功不数桑维翰,封藩开府南滇地。
升平而后溺晏安,况复佳人久擅倾城美。
大兴土木复穷奢,舍是不足娱歌伎。
君王岂计民流离,只忧美人心不喜。
万家庐舍皆丘墟,千年坟冢成荒垒。
经营累月复经年,大工竭尽民脂髓。
野园为欲处佳人,野园成后佳人死。
佳人死后野园倾,沧海桑田类如彼。
当年藩府今何在?曾不十年长已矣。
自古繁华易阒寂,况为国贼民集矢。
我来凭吊正欷歔,欲寻野园旧遗址。
只留蔓草绕荒烟,何堪再论兴亡史!
自野园落成之后,三桂不时与圆圆乘车在园内游览,故圆圆虽名为修斋,实则奢华更甚于曩时。
又在野园内更建列翠轩,俯临池塘,夹道皆种杨柳,池内又遍植莲花。
每届夏日,三桂即与诸姬在轩内临池。
轩内计分厅事五座,窗外隙地数十丈,皆栽细草。
三桂本不善书,惟好与诸姬在轩内临池,凡春秋佳日,轩内设宴无虚夕。
三桂辄携笔墨于轩内,作擘窠大字。
侍姬数人环列其侧,鬓影钗光,真不异蓬台瑶岛。
当三桂入滇之始,即以永明故宫为藩府,附近柳营一带,亦改作珍馆崇台,至是更由藩府筑道,通至野园。
计园中有演武厅,三桂又每于秋凉之际,学吴宫中教美人战,与诸姬列队为戏。
园内如荷花池,如淬剑亭,如九龙池,皆一时名胜也,不必细表。
惟三桂自筑成野园之后,奢侈横暴更甚于往日。
每日由藩府过野园,镇日不出府门一步。
凡部下禀报事件的,都传到野园相见。
更有时诸姬侍侧,亦不顾礼度。
因穷奢极侈,自然系暴敛,故种种横暴,亦不胜数。
因此人人怨愤,但畏惧藩府威势,终无可如何。
因此就激出一烈女来。
你道这烈女是谁?却是姓杨,单名一个娥字。
本贯云南广西州人氏。
他的父亲唤做杨世英,技击之术,著名于云南,故世为黔国公沐府武术教习。
杨娥少时颇读书识字,及年既长,乃从父学习技击,杨世英责道:“儿是女流,只合事针黹女红,若技击之术,非所宜也。”
杨娥道:“方今乱世,将来身世且不知如何,焉能作娇娆弱质之态,作女红已耶?”其父杨世英深奇之。
又念膝下无儿,只单生杨娥一女,故甚为钟爱,一切所学皆听之,遂尽心授以技击。
杨娥尽得其传。
及年十七,即明永历十一年,沐府遭土司沙州之乱,举家离散。
杨世英竭力救护黔国公沐天波,致身受重伤,回时奄奄一息。
杨娥往问父疾,杨世英道:“父以一人竭力救主,以众寡不敌,为乱军所伤,父恐不久于人世矣。
惜儿是女流,若是男汉,必能为父报仇雪恨也。”
杨娥哭道:“儿虽女子,安知便不能报仇?父且放心,儿必有以报父矣。”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