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67页
酒至三巡,三桂道:“今将与诸君别矣。
三桂以一武夫,得为朝廷建立大功,皆诸君之力所致。
孤不忍舍诸君,即诸君亦不忍舍孤也。
今当与诸君更尽一杯,以表离情。”
说了,复亲自向诸将轮流把盏。
当三桂说时,诸将已人人感动。
又值茶前酒后,气概益豪,至是乃更为感激。
那三桂把酒之后,复回至座处,向诸将发叹道:“老夫与诸君共事近三十年,皆已甘苦备尝,方有今日。
今四海升平,国家无事,朝廷已无所用于吾与诸君等,行且远矣,且未知廷意何在,聊尽今日之欢,与诸君话旧,此离合死生皆难逆料。
譬如一兔,所能自存者,只靠其窟耳,一落平地,人人得而捕之。
故孤与诸君,他日得相见与否,未可知也。”
诸将听得,皆为泣下。
时有杨健者,武勇过人,吴三桂收为义子,时人呼为十三太保,三桂倚为腹心。
至是令杨健领劲卒守卫藩府,诸将此时已皆喻其意。
凡三桂平日心腹之人,亦皆已约期待变。
及使臣更催迫三桂,三桂即复会诸将,名为劝行,实则激变。
当诸将齐集,三桂即道:“行期已迫矣,此次更无可缓。
朝廷之严谴固不可逃,然不意使臣之驱役老夫,一至于此。
诸君行矣,毋徒自取辱也。”
诸将闻使臣驱役之语,无不大怒,即齐声奋然道:“行即行矣,彼何相逼为?”三桂复故意慰之曰:“吾再三思之,此实朝廷之意,诚不可缓。
使臣安知孤与君等有如何苦衷?以朝意所在,故不能不催迫也。
然诸君之得以处此土,以有其家,以享富贵,伊谁之赐?在诸君,必谓有许多汗马功劳方有今日,然朝廷之意不为然也。
朝廷以诸君一衣一食,皆其所施恩。
若违抗诏谕,是不爱其性命耳,诸君当细思之。”
诸将至是皆稽首道:“某等得有今日,实邀殿下之洪福耳。”
三桂道:“此恐未必然也。”
诸将又道:“然则果出朝廷之恩乎?”三桂道:“此言正是。
但亦未必尽然。
孤以昔日受先朝厚恩,待罪东游。
以闯贼为乱,特召孤入卫神京。
孤以闯贼既破京禁,计不得两全,乃乞师本朝,期以雪君父之仇恨。
幸天能垂鉴,闯贼即灭。
继平滇蜀,皆奏大功,相将栖息于此。
然今日之富贵,孤与君等皆先朝余荫耳。
故君陵寝犹在于此,今将远行,理应祭此。”
原来三桂自进兵阿瓦,取永历帝以归,已将永历帝后缢死,由贵阳府自殓,即将永历帝后蒿葬在云南城外,故三桂如此说。
当下诸将听得,皆再拜听命。
三桂见诸将已从己意,即择日祭谒明陵。
并下令道:“如祭故君,须以故君之衣冠往谒也。”
诸将亦唯唯听命。
到那一日,即与诸将共诣永历陵前。
三桂先服明朝衣冠,自夏国相、马宝以下,皆一律穿戴明装,共至陵前。
三桂并指其首谓诸将道:“我先朝曾有此冠乎?”又指其身道:“我先朝曾有此衣乎?”说罢,泪如雨下。
诸将闻三桂之言,皆互相观看其衣冠,见三桂泪下沾衣,诸将亦一齐伤感。
三桂见诸将感动,即含泪对诸人道:“孤今日不得已之苦衷,尚难向诸君缕述。
然孤此心此意,他日诸君必知之。
孤今日将羞见先陵也。
天乎!何牵孤至此?”
言罢,又向诸将道:“孤今日易服祭谒先陵,皆诸君所目睹。
人不可忘故君,亦不可忘故国也。
诸君其预图之。”
诸将听得,皆为应诺。
正是:昔已借兵残故国,今何易服祭先朝。
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八回 北京城使臣告变 衡州府三桂称尊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