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12页
田畹却道:“方今国家多故,人才难得,像将军武勇超群,功名盖世,朝廷方倚为柱石之臣。
从此国家幸得保全,多出将军之力。
即老夫亦受荫不浅。”
吴三桂答道:“不劳国丈过奖。
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求建功立业。
某若得朝廷始终信任,当不使敌人敢正视中原。”
田畹答道:“将军此言,足见梗概。
老夫老矣,不能执鞭左右,愿将军勉励国家,将军更愿借余威觑看老夫,老夫当世世衔感。”
吴三桂道:“为国宣劳乃人臣之责,不劳国丈多嘱。
惜三桂以一介武夫,频年关外筹防,不遑暇日,安得如国丈优游府内,看那燕瘦环肥,左拥右抱,俺三桂那有这一天的艳福?”田畹道:“将军休要见笑。
老夫已垂暮年华,亦聊借此消遣。
适闻将军之言,已增惭感。”
吴三桂道:“某不过慕国丈艳福,酒后偶发狂言,安敢取笑?愿国丈不必多疑。”
田畹道:“将军英年,且又负国家重任,或不暇及此。
倘不嫌鄙陋,敝府金粉三千,将军若下青盼时,尽可拱听尊命。”
吴三桂听到这里,心中豁然,便乘着酒意问道:“昔日有玉峰歌妓陈沅姬者,闻已归府上,不知他近状何如?”田畹道:“将军何由知之?”吴三桂道:“某闻其名久矣,久欲一见颜色,只惜缘分浅薄,因此知武夫的艳福不及国丈也。”
田畹道:“沅姬现仍在敝府里,已易名圆圆矣。”
吴三桂此时,神情摇夺,复失口吟道:“佳人已属沙叱利,义士今无古押衙。”
说了这两句,田畹知三桂心中欲得沅姬,不觉大怒。
转念千方百计以求纳交于他,何忍因此小事遂生意见,因改口道:“将军醉矣。”
吴三桂道:“某未尝醉。
某吃酒实无量。
若能使圆圆为我度一曲,某当与国丈共醉三觞。”
田畹这时欲出圆圆,只恐三桂无礼;意欲不出,又恐失三桂之意;实费踌躇。
计不如与圆圆商酌,然后计较,便故作笑道:“将军欲得圆圆度曲,顾非难事。
只怕将军已醉,即有霓裳羽衣之曲,亦不能入耳。
请待明宵再醉,当使圆圆献技,以娱将军。
将军意为何如?”三桂大喜道:“如此足见国丈厚情,令某铭感。
某明晚当再扰贵府,国丈不要失信。”
田畹道:“区区小事,但得将军枉顾敝府已是万幸,那有失信的道理?”吴三桂不胜之喜,即兴辞而去。
田畹回进后宅,见了圆圆,力述吴三桂气概。
惟说话间总带些不豫之色。
圆圆细问其故。
田畹道:“正为爱卿耳。
不知卿到我府内,吴将军何由得知?席间竟问及爱卿的近状,因此烦恼。”
圆圆道:“妾昔为歌妓,颇有薄名,且多欲以重金相聘。
惟妾侥幸,得进藩府。
是吴将军所问,未足为奇。
不知国丈何故烦恼?”田畹道:“他醉后自称欲一见爱卿颜色,并欲爱卿为他度曲。
某意本不舍,故略为推延,谓将军已醉,即有霓裳羽衣之曲亦不入耳,待明宵再请进来饮酒,然后再陈女乐,使爱卿为之度曲。
只道他势必推辞,不意他直行允诺,并嘱老夫不要失信。
似此实难处置。”
圆圆听了,故作皱眉,说道:“似此亦属狂妄。
但国丈上为国家,下为藩府,欲得个千秋万岁永远保全,何靳此一曲清歌?且既已应允,更不宜反悔。
若是不然,非国丈之福。”
田畹道:“老夫那有不知?只怕他一见芳容,即要索以爱卿相让,又将奈何?”圆圆道:“他未必如此,果尔,亦到时另行计较便了。”
田畹亦以此说为然。
因既允了明宵再请他到府,决不可失信,只令家人安排明宵酒席。
一宿晚景不提。
次日晚上,吴三桂复换一副装束,焕然一新,象一个锦少年一般,复乘马过田府来。
田畹亦已预备迎接。
到了厅上,依然女乐陈列。
甫分宾主坐后,田畹先说道:“昨夜已致意圆圆,以将军欲一听清歌,着他出堂度曲,圆圆并无推却,想不久也出来了。”
吴三桂大喜道:“昨晚不过酒后偶言相戏,不想国丈认真起来,教俺何以克当?”田畹令各女乐唱一会曲,随即入席,把酒相劝。
吴三桂满意只盼圆圆出来,田畹已会其意,即令家人唤圆圆出来歌舞。
三桂听得,已是色舞眉飞,恨不得圆圆即到眼前。
圆圆已装束停当,本待出堂歌舞,却故意延滞,先在帘子张望。
看那吴三桂头戴紫金冠,身穿红锦战袍,腰间随佩一口长剑,一条双股绣鸾带直衬战靴。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