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86页

王、李二将得令,不敢怠慢,即率军前行。

时正夜分,王、李二将令军中不要举火。

至莫洛军前时,已有四更天气,远望一带,灯光万点,正是莫军人马。

王、李二将各举暗号,即望灯光发矢乱射。

时莫洛亦自留心防人掩袭,故令军轮流值守。

奈在夜里,不知周军在于何处,故军中只受攻击,无可抵御。

少时,王辅臣军亦到,矢如飞蝗。

莫洛连中数箭,登时殒命。

自莫洛死后,正是一时无主军投散,有降的,有逃的,不计其数。

计此一场战事,莫军中将领死伤十余员。

王辅臣将亡卒一一招抚,军声大震。

贝子鄂洞更畏缩不敢前进。

王辅臣见鄂洞不来,亦不复进,惟乘势经略各郡。

自是汉中、羌宁、广元、保宁一带,俱为吴周所有。

三桂闻报,即发银三十万犒赏各军。

王辅臣即与王屏藩会合,并连栈道,略阳、固原俱是周军屯扎。

王辅臣更与屏藩计议,以王屏藩再出平凉,以攻图海,自己要领兵取西安,免了后患,然后直进。

至于清军,自莫洛既死,大为震动,早由西安将军瓦尔喀八百里加紧由驿驰报入京。

那时清朝听得,好不惶骇,即发谕旨至顺承郡王与图海及瓦尔喀等,将保宁引回之兵及夷陵赴援之兵皆回集西安。

又令兰州驻守各营赴延安驻扎,以厚势力。

以贝子鄂洞及陕督哈占阶拥兵不发,以至莫洛被戕,即行革职留任,以观后效。

一面旌恤莫洛,一面责成图海收复各郡。

不在话下。

且说清朝自莫洛死后,已大为震动。

三桂又催促各路乘胜攻击。

自图海追了王屏藩之后,北京并未曾得过一次捷报,军机中人甚为焦虑。

时大学士明珠方在政府,正为军情忧虑,那日恰有西洋人南怀仁来见。

那南怀仁本精于天文之学,从欧洲来到,志在传教。

后清朝以其精于天文,就任用了他在钦天监办事。

因中国人向来迷信天象,以为此次三桂起事,其成败如何必有天象示告,故不时向南怀仁询问。

当下南怀仁见了明珠,那明珠即问道:“此次吴三桂起事,势甚猖獗,足下观此次战事,究竟如何?”南怀仁道:今日之不胜,只由人事,非关于天意也。

我军承平以后,久经疲惫,三桂养精蓄锐以待时,又以花言诱动军心,故乐为死战。

以疲惫之卒当死战之士,谁能御之?某观中国军械,皆窳败不堪使用。

幸而三桂亦无利器,否则更不堪设想。

若以吾欧洲利炮御之,欲剪灭三桂实如反掌。”

明珠听了,大喜道:“你们西洋大炮,足下能制之否?”南怀仁道:“某自幼亦曾入炮厂执业,此种利炮,某实能制之。

但恐鞭长莫及耳。”

明珠道:“若制此种利炮,约需时日几何方能制就呢?”南怀仁道:“视夫工匠多少与器械齐便否耳。”

明珠道:“既有此种利炮,无论如何亦当制造。

纵不能收取急效,亦当能为将来准备。

足下只管行事,取需款项,当令户部随时给发。”

南怀仁领命,即绘定制炮形图。

恰当时广东、澳门久为西人来东居留之地,凡西洋商业中人运货东来者,皆屯集澳门。

亦有时以洋舶往还津沪。

南怀仁更于此等西洋人有谙悉制造者,皆延之为助,分头赶铸。

又以在北京制炮运往各省,殊多转折,即请明珠于未为三桂所踞之省会,分设制炮厂,分配洋人驻扎厂中制造。

由是设一厂于扬州,以应苏杭之用;设一厂于河南,分应陕西、湖北之用。

召集工匠数千,日夜兴作。

惟制造不能计日可成,以三桂军势既锐,复由南怀仁献议,先往澳门购买大炮数尊,先运至上海。

适安亲王岳乐正出九江,就以新购西洋大炮数尊移至岳乐军中应用。

自制造西洋大炮这点消息报到三桂军中,夏国相适驻守长沙,自念此种西洋大炮必为己军之害,乃留部将扼守长沙,自己即令大军径出江南,欲直捣扬州,先夺炮厂。

即一面催促耿王起兵,自领大军沿醴陵而进。

果然势如破竹,由醴陵直陷萍乡。

吉安知府文秀直弃城而遁,夏国相乃直入吉安进发。

夏国相复遣部将高大节,引五千人从间道先攻饶州,以为犄角。

两军会合,并取南昌。

那时安亲王岳乐已由九江直抵袁州,闻夏国相分两头而来,屯兵城中不敢遽进,志在西洋大炮一到,方敢出师。

夏国相遂乘机传檄,各郡纷纷投附,署南昌巡抚将军希尔根亦弃城夜遁。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