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14页
倘必欲夺我爱姬,我怎肯干休?”圆圆已知其故,却诈为不知,转向田畹细问。
田畹道:“也不必细问。
就是三桂那厮,硬向老夫面前索以爱卿相让也。”
圆圆听得,伪为惊哭道:“妾天幸得进藩府,只道安享繁华,可以终身无虑。
何物莽夫,乃令妾与国丈中道拆离耶!”田畹道:“爱卿何出此言?任彼要求,唯从与不从在吾,肯与不肯在卿耳,何必悲痛?”圆圆道:“难言矣。
国家依吴将军为柱石,藩府亦赖吴将军为安危。
故国丈虽不欲弃妾,奈势不得已也。”
田畹听罢,蹙然,觉圆圆说得甚是。
徐道:“卿言诚是。
但老夫当设法为卿保全,必不令如花似月的佳人为一武夫夺去也。”
圆圆道:“国丈不要如此。
昔汉帝以公主与匈奴和亲,为国家计,即贵为公主且不能爱惜,况妾以一个歌伎,何足挂齿?今国家人才既少,国势复危,且惟吴将军是赖。
国丈上为国家,下为藩府,存亡祸福,休戚相关,休为贱妾一身致误大计。”
田畹道:“卿既能知大义,老夫亦何必多言?叵耐莽夫可恶,必欲赚吾爱姬。
吾昔之欲进诣皇上者,只欲以此结皇上之心,诚不得已。
今三桂何人,吾岂以爱卿相让?”圆圆道:“妾亦岂忍遽离国丈?只怕势时如此,国丈为妾一人贻祸家门,妾亦何忍目见?那时妾惟有一死而已。”
说毕,故作大哭。
田畹力为安慰。
圆圆复道:“妾今更决绝一言。
国丈爱妾,妾已铭感,但留此薄命之人,亦将不久于人世,于国丈亦复何益?不如以妾送赠诸吴将军,想吴将军必为国丈效死。
是舍妾一人,而国丈实受其益。
国丈还要细思。”
田畹道:“今观三桂,只是个好色之徒。
他只欲强夺爱卿,既得爱卿之后将反面炎凉,安能望其相报耶?”圆圆道:“昔晋国魏氏从治命为嫁一庶妾,卒得老人结草抗敌,以报魏氏。
以九泉朽骨犹知感恩,况吴三桂尚为人类乎!总之,留妾则藩府不安,弃妾则家门永保,国丈不宜错过。”
田畹听到这里,原不知圆圆之计,只道圆圆是真心恋己,不过祸福之故,为此反抗之言耳。
唯心中愤恨吴三桂,仍不少息,故听了圆圆之言,只满面怒气,默然不答一语。
圆圆又道:“国丈还有疑否?古人说得好: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国丈不必为妾一身致误大事。”
田畹到此时,怒不可遏,厉声道:“卿言如此,得毋欲随吴三桂以去耶?若是不然,老夫既不欲舍卿,卿又何忍舍我?”圆圆听了田畹之语,惟掩面放声大哭。
田畹看见圆圆情景,也不象爱慕吴三桂,只不过为自己藩府起见,宁割爱以赠吴三桂而已。
自己风烛残年,行将就木,便是拥着什么佳人,究竟能享得几时?而况看那圆圆情景,好象以死自誓,留之亦复无益,计不如真个送与吴三桂还好。
便说道:“你不要悲哭,今我还问你,我若肯把你送与吴三桂,你便怎么样?我若不肯把你送与吴三桂,你又怎么样?”圆圆道:“妾身在一日,便令三桂一日仇怨藩属,妾断断不忍。
若国丈不能割舍,惟有一死以绝三桂之心。
国丈若能割爱,妾则身在吴家,心在藩府,为国丈周旋。
若国丈天年之后,妾当割发入山,不复再恋尘世。”
田畹听到这里,以为圆圆本有点真情,但不得已,故亦不容爱惜,至此已有允肯割爱之意。
但面对圆圆,终有些留恋。
原来圆圆不特颜色娇丽,雅擅词曲,而且兼工书画,尤通文翰,镇日只与田畹检理书吏。
凡谈论经典,滚滚不休,藩府里皆呼为校书美人。
后人以其向为歌伎,故校书之名,亦自此始。
当时田畹以如此佳人,实古来所称百美图中所未有,如何舍得?故听了圆圆之言,不觉长叹一声,别了圆圆而去。
时圆圆实慕吴三桂少年英雄,恨不得三桂再来求索。
到了次日,吴三桂果然复又到藩府中来,田畹亦即接见。
甫坐下,三桂即问及圆圆之事能否践约。
犹幸圆圆不在眼前,田畹不似昨夜的留恋。
又知吴三桂之意不得不休,便慨然道:“将军既如此眷爱,老夫也不敢吝惜。
此女能侍将军,当胜在老夫处,惟望将军善视之。”
吴三桂立即称谢。
田畹便令圆圆出来,随三桂回去。
圆圆心中大喜,惟故作愁容,缓步而去。
田畹看了,又有些不舍之意。
圆圆只向田畹一揖作辞,便行出门。
吴三桂亦相继而出。
田畹只太息一声,便回后堂去了。
那时吴三桂自到京后,已召见过一次。
及得了圆圆,颇少酬应。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