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125页

穆占道:“昔赵良栋为孙年所误,致为王屏藩所算,折兵数千人,此举不可不慎。

两军相距,防范极严,彼焉能走透消息?此最可疑也。”

祁保道:“他部下李英,向在安王部下护粮,与吾为旧同事。

昔安王在江西为高大节所败,投诸高大节军中,今乃改隶胡国柱部下,与吾最厚。

现李英与白廷华相约,诈为逃出,昨夜至吾军中,具以情告,我因信其无他,将军亦不必多疑。”

穆占道:“方今吾军叠次攻关,皆为胡国柱所挫,正在无法可施,得此机缘,亦是妙策。

吾只惧为胡国柱所欺耳。”

祁保道:“李英轻身至吾军中,设其中有诈,又将焉逃?惟在吾军善用之耳。”

穆占听罢,点头称是,便道:“他若有心来归,固是好事。

吾今有一策在此,吾料展龙关要隘,胡国柱守御极严,断难攻下。

不如寻出小路,偷出关后反击胡国柱,庶乎可矣。”

祁保道:“此计大妙。

今胡国柱正防我军从小路偷过,方派白廷华巡视小路也。”

穆占大喜,乃准此行事。

祁保回商李英,使回营知会白廷华,设法引本部从小路偷过关后。

李英道:“吾已逃出,岂可复回营?除是另遣一人耳。”

祁保道:“两军相距,又安能派人前往敌营?是此计终无用矣。”

李英道:“吾若回去,死不足惜,事必泄矣。

不如另遣一人,如吾之伪为逃出者,往晤白廷华可也。”

祁保以为然。

乃选心腹人一名,由李英指以路径,直至白廷华营中,乞为收留。

白廷华已知来历,即密与商议。

乃具以情告,乞引带小路。

白廷华乃四出分队,穆占亦派人分查小路,遂得与穆占军士相通,约以何时进兵,由白廷华引进。

是时胡国柱视穆占连日不出,料知他因攻关不得,必偷路而过,方诫饬白廷华认真防范。

那日胡国柱正在关内计点粮草,忽报敌军大至,已偷过此关从后击来也。

胡国柱听得大惊,已知必有内应,忽传令拿白廷华。

那时白廷华已不知去向。

胡国柱无法,只调兵与穆占拒敌。

不想关后敌兵大至,穆占又率兵从关外猛攻,胡国柱背腹受敌,惟有弃关夺路而逃。

穆占以困兽犹斗,不欲过逼胡国柱,乃令放开一路,让胡国柱逃走。

时国柱方以守关得力,飞报马宝,约以准备,复行进兵,不提防竟为白廷华所算,遂领兵奔回贵州而去。

且说穆占既夺了展龙关,乃录白廷华为头功,优加擢用,奏请以副将随营效力。

因是既得白廷华,遂尽知胡国柱军中虚实,一面休兵驻守展龙关,然后再进贵州,一面打听枫木岭消息。

且说周将吴国贵、郭壮谋,以两路人马扼守枫木岭地方。

那枫木岭多崇山峻岭,居武冈之下游,左出城步,右出黔阳,皆有山岭为之阻隔。

将军希尔根方统大兵沿宝庆而下,但见山势嵯峨,并无平坦大道,且形势掩映,究竟大兵有无埋伏,实难探悉。

希尔根因此大为忧闷,谓左右道:“早知地势如此,吾不带兵进来矣。”

左右道:“敌兵既住于此,若不攻破此路,恐敌人再养锐气,不难再出以扰长沙,是我南下之兵,仍未免内顾矣。”

希尔根道:“若以重兵守长沙,以防敌人再进,然后分兵以取广西、贵州,彼即守此要道,又焉能为力乎?”左右道:“然兵已到此,又将奈何?”希尔根道:“吾到此不易,固无空回之理。

且既与穆将军约分道取隘,同指贵州,若我不由此进兵,非徒自误,亦误穆将军也。

今此地与展龙关地势阻隔,难互通消息,惟有各图进取耳。”

乃将人马择地扎下大营,一面分派军队探看地势,侦察情形,然后进取。

去后,先后得探子回报,均道路径冗杂,每至山林中即不辨方向,只探得敌兵分左右屯扎,东西相峙,且各处要道皆屯兵守把,又于各险地设有埋伏,且不时派小队于小路,以防偷渡,故从这里看来,敌人守御实极为严密。

希尔根听得,心上更忧虑矣,似此,不知从何进兵方可。

若要彰明进战,则路径丛杂,恐遭伏兵所困。

故于无可如何之时,分兵三路:以第一路攻取,以第二路防御伏兵,以第三路为援应,陆续缓进。

先是第一路得令先行,约十余里,即见大兵旌旗遍布,分左右环扎。

先放一轮枪炮,望敌军旌旗攻击,敌军全无动静。

再放第二轮枪炮,始知敌军据险为营,所有枪炮皆击不着要害。

正疑讶间,忽然敌营枪声乱发,弹子如雨点而下,颇有损伤。

左右两面亦有枪声应响,知是敌人已有伏兵,但不知伏兵在何处,无可拒御。

希尔根知此次进兵无益,急传令收兵。

深知此处难以得胜,惟谋得一路以绕枫木岭之后,庶可有济。

乃即披阅地图,一一观看,觉枫木岭地方,左右四至八道皆是山脉,已为吴国贵、郭壮谋尽占要害,觉无别路可以进兵。

细阅一遍,猛省起武冈下接城步,那城步与广西灵川实毗连之地。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