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68页

话说吴三桂服明朝之服,率诸将往祭明永历皇陵,并谓诸将道:“诸君不可忘故国,亦不可忘故君。”

诸将无不应诺。

三桂复道:“后天起程,当重会于此。”

说罢即回藩府,立即催使臣先行起程回京。

一面布置各事,以其婿郭壮图留守云南。

并下令属员道:“老夫耄矣,行且戍边,唯军旅之事,以升平以来久失训练,明晨当于郊外大阅,违者即按军法。”

到了次日,清早起来即响动鼓角,整齐队伍,军容甚盛,先抵郊外。

三桂披挂铠甲,坐骑骏马,直驰郊外而来。

中央挂大旗一面,三桂在马上默祝道:“如我此次得成大事,有至尊之望,须射中红心。”

连发三矢,皆中的,三桂大喜。

但念自己栖闲已久,恐三军以为老耄,须以武力示之。

时场中先设一案,三桂先下马坐定,凡长枪大戟,画甲雕弓,环列左右,以示声势。

令人准备各项武器,三桂复飞身上马,独驰骤数回,每一回即飞马上,接一件武器,运动如飞,风驰雨骤,英武绝伦,三军皆为色变。

操练之后,三桂下令,明日起程,都在郊外取齐。

一夜无话。

次早大军环集,诸将亦全装贯甲,先期而至,次后三桂到来,即率诸将再诣永历皇陵。

三桂并穿方巾素服,在陵前再拜痛哭。

自夏国相、马宝以下,皆随之而哭,伏之几不能起。

三军亦均感动,同时下泪,哀声震动远近。

三桂至是,知人怀异志,即命前队先行,自拥大军继后而行,由郭壮图率诸官送至城外。

三桂嘱道:“云南之事,尽以委卿。”

郭壮图道:“某当竭力以图尽职,愿大王前程万里,早慰人心。”

言已而别。

三桂由是起程,每日只行二三十里,即已驻扎。

约数日后,即称病不起。

时地方官吏皆知三桂必有异志,那两使臣虽然先行起程,仍沿途逗留,以窥三桂动静。

那时见三桂拥兵不动,乃互相计议,以三桂此次移镇,果其心志无它,自可待命归朝。

今既拥大兵而行,其意已不可测;又托故不进,显然必有异心,计不如告之抚臣,使催促之。

计议已定,乃会见抚臣,力请催促三桂起程。

那时抚臣王之信,亦以三桂移镇本有朝命,如何好抗?乃亲往见三桂道:“大王此次移镇,本遵奉朝旨而行。

朝廷亦以关东事情紧急,唯大王力足以镇之,故有是命。

今使臣之意,以为大王早到一日,关东必多一日之益,迟到一日,关东即多一日之危,愿大王以国事为重,力疾起程,实国家之幸。”

三桂道:“关东本无事,不过朝廷不谅老夫之心,为此调虎离山之计,是疑我也。

然老臣尽心王室,疑我实误矣。

老夫果不遵命,必不到此。

无论关东有事与否,老夫必去,奈为二竖所侵,稍暇时日耳。”

抚臣再劝数四,三桂仍作此语,抚臣无奈,乃回告两使。

那两使复亲至三桂榻前,催促词色甚为严厉。

三桂仍坚卧不起,日唯延医诊脉,以掩人耳目。

到了那日,诸将会集,齐至三桂榻前问安。

三桂道:“孤此病乃心疾也,药不可为矣。”

诸将道:“大王心疾,究从哪里说起?”三桂摇手叹道:“孤曩者负恩明室,引敌入京,虽成勋业,至今犹耿耿于心。

自是披坚执锐,身经百战,为国家开拓疆土,扫靖狼烟,是孤虽有负于明室,而已有大勋于本朝也。

章皇帝不以老夫为不肖,赐以藩封,载在盟府,垂十余年,始有今日。

今朝廷以我移镇,是疑我也,疑我必杀我矣。

吾与诸君共事三十年,实不忍遽别诸君,故暂且盘桓于此,庶得与诸君再叙耳。”

诸将听罢,即忿然道:“大王究有何罪,而朝廷乃欲杀之耶?某等感大王恩遇,断不忍舍大王,愿大王明以告我。”

三桂道:“此易知耳。

关东实无别事,何用移镇?此次调离老夫,必有深谋。

在两使臣必知之,故敢藐视老夫与诸君也。

且抚臣,一外使耳,老夫虽不德,实为藩王,而乃凌逼至此,是抚臣亦先知廷意矣。

今前队虽至湖南,而老夫尚在滇省,即如此虐待,一旦孤身入国门,即一夫之力可执孤以付廷尉,此时老夫岂尚有生路耶?”诸将听罢,皆各怒发冲冠,谓三桂道:“大王既知此行利害,岂除敛手待毙而外,更无他策耶?”三桂道:“此难言也。

孤只误在当初,至今日唯委命于人耳。

然孤所虑者,破巢之下必无完卵。

孤若死,恐诸君亦不能久耳。

唯孤可死,如在诸君必不可死,以孤得诸君之力以成功名,位至藩王,富贵已极,死复何憾!所难堪者,诸君耳。

现使臣凌辱之状,彼回京后必劾及诸君,以诸君汗马数十年,官不过一阶,骑不过一匹,乃亦无罪被祸也。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