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120页

孙年乃将所谋一切,俱告其兄,并道:“今观大势,三桂已死,周室将亡。

吾兄当预作他计,趁此立功投降,亦一机会也。”

孙祚听罢,信口答之,只称相机图事,即留孙年于营中。

孙祚自念:“生为周臣,死为周鬼,岂可改移志向?”

乃将赵良栋之函,往见王屏藩。

屏藩道:“汝意若何?”孙祚道:“吾不能以兄弟私情,误国家大事也。”

屏藩道:“汝真忠臣也,今当乘机行之。

汝回营后,瞒住汝弟,说称吾意不欲接战,只坚壁以劳图海之师,将分军沿凤翔而东,要长武之后,以趋汴梁。

即约图海、赵良栋来劫我营,并以举火为号。

我如此如此,可以破图海也。”

孙祚得令,即回营瞒住孙年,请图海于次夜进兵,允以举火为号,以作内应。

孙年即遁回清营报告。

图海道:“此策或不可全恃,然无论如何吾亦当进兵。”

惟赵良栋深信之,以自己重待孙年,而孙祚又为孙年兄弟,故坦然不疑,即勒令军马,决于次夜前进。

周将王屏藩知孙祚之计已行,乃急令吴之茂、谭洪左右二军,偃旗息鼓,静悄无声,夜里不得举火,惟本部中军夜后仍有灯光。

于吴谭二将,各授以密计。

到次夜,中军大营仍然万点灯光,彻夜不息。

图海观之,以为孙年之策未尝泄漏,并谓左右道:“如敌军哄我劫营,以待中计,必将偃旗息鼓,静悄无声。

今屏藩军中整肃如常,是彼未尝知觉也。”

便于三更时分,催赵良栋前进。

惟仍恐有失,再令孙思克、张勇引兵为后援。

时周营左右二军尚在斜后驻扎,当赵良栋到时,鼓噪一声,三军齐进。

屏藩军中故作惊惶之状,望后便退。

赵良栋忽见后营军中火起,却是孙祚叠起柴草,伪作举火,以疑清兵。

良栋不知其故,以为应己,乘周兵退后之时,不及顾虑,即率军前追。

约到十数里,忽然左右喊声大震,左有吴之茂,右有谭洪,两军并力横击。

王屏藩复挥军杀回,赵良栋始知中计,急令退兵。

惟周兵三路环攻,赵军又在惊慌之际,死伤甚众。

还亏孙思克、张勇二军在后照应,听得前军已败,速来救援。

周兵追杀十余里,见赵良栋救兵已至,方始收军。

赵良栋身被数伤,折了人马三千有余,自向图海请罪。

图海道:“彼此皆失,何独将军?此后惟奋力立功可矣。”

赵良栋拜谢后,欲捕孙年治罪。

不料孙年听得赵良栋中计,自恐不免,已自刎而死。

赵良栋初疑孙年与孙祚交通,以陷清兵,今见其自刎,可知错疑了他,不免为之惋惜,只怨自己不细,乃令厚葬孙年。

且说王屏藩自破了赵良栋,计点死伤军士,清兵已折去数千人。

吴之茂道:“昨夜之战,若非敌人救兵已至,必捕赵良栋无疑矣。”

王屏藩道:“吾亦惜大计小用也。

然能令清兵折损数千,亦足挫其势。”

乃令厚赏孙祚,并升为副将,一面商议乘胜进兵。

吴之茂道:“图海远来,自应速战。

今以神速兵力陷我固原,乃自固原而下,竟不急求一战,实在可疑。

故吾虽在此,甚忧汉中。”

谭洪道:“汉中相隔尚远,图海之兵力未必即能及之。

今大敌当前,一经得胜,则万事皆了矣。”

王屏藩以为然,乃决议进兵。

以谭洪为前部,以吴之茂为各路援击,屏藩自统大军与图海交战。

图海知屏藩必行进战,乃以孙思克领军先行试敌,正与谭洪相对。

谭洪一股锐气,率军直前,孙思克亦悉军相距。

吴之茂亦乘势夹击,孙思克一军先已败下来。

屏藩乘势追赶,忽然东路一支军杀入,乃清将张勇也。

屏藩令吴之茂力阻张勇一军,屏藩仍领军冒死而进。

清将图海知前军有失,乃与贝子鄂洞齐统中军应援。

屏藩转会谭洪力逼孙思克一军,自却以大军与图海应战,并传谕军中:“此次胜败,关系甚大,只要击鼓,不要鸣金。”

两军各鼓锐气,喊杀连天。

自巳至午,互有损伤,未分胜败。

王屏藩乃下令军中:“先进者有功,退后者治罪。”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