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97页
三桂听已,笑道:“卿何见之浅也!古人且恃娘子军以取胜,古来女将立功,犹且不少,安见妇人在军便误兵事耶?”莲儿道:“陛下此言差矣。
此乃古之女将军,妾实非其类也。”
三桂道:“昔韩世忠为宋名将,每战必以红玉跟随,卿何不效之?”莲儿道:“妾自问无此效力,恐误陛下军事。”
三桂道:“卿若不同行,朕惟有罢亲征之议,断不能委卿于他人之手,使冷暖不知,饥饱不闻也。”
莲儿道:“陛下痴耳!陛下身居九五,玉食万方,妾承恩宠,使令满前。
陛下即爱妾,亦何所顾虑耶?”三桂道:“无论如何朕断不舍卿而去,卿勿多言。”
莲儿至是又忖:己若不去,三桂必不出征,惟有应允同行。
三桂大喜,即下令校阅师徒。
以李本深病势已渐愈,乃用为前部先锋。
共大小将校数百员,领大军十万,出成都而去。
早由百官送出城外,三桂谓百官道:“烦诸卿为朕整理内事,待朕平定天下之日,当回来与诸卿作太平宴也。”
百官听已,皆呼万岁。
时吴三桂之意,先欲扼松磁,而以舟师陈列虎渡口,以为犄角,并截荆州上游大兵,以断清兵咽喉之道。
遂分派大将王会、洪福二人,分掠谷城、郧阳等处,以为声援。
然后自统大军,斜望东北而进。
早有消息报到图海军中,图海道:“三桂此行,欲扼我之后也。
我此时当求先进,彼军一败,则吾军在陕西再无所碍,吾即可长驱入蜀。
若待三桂兵到,彼声势更大,不可为矣。”
乃以部将张勇、王进宝,分两路先趋西安,以击王辅臣一军;自统大军进发;另遣部将赵良栋、朱芬等,分军牵制王屏藩一路。
分拨既定,立即拔队起程。
时王辅臣听得图海军到,便知会王屏藩应敌。
惟左右皆谏道:“图海向以持重老我师,今忽然出来,必有原故。
或周皇已经出师,故彼急于求战,战如不胜,然后退兵耳。
我不如以其道还治其人,深沟固垒,以图自守。
彼求战不得,而周皇大兵又持其后,图海必败。
图海既败,即平凉之路可通,亦可长驱以出晋阳,此最上之策也。”
王辅臣听罢,不以为然,并道:“我军屡攻图海,皆被图海坚持,终不能决个胜负。
今彼到来,岂可放过?吾将以一战克之。
若旷日持久,实非良策。”
乃一面知会王屏藩,告以出师,使速为接应。
唯王屏藩已接三桂明谕,知道三桂已经起兵,本不欲即战,不料图海此次出兵非常迅速,因料王辅臣、王屏藩若彼此互商,必执持重稳着,便求战不得,大非所宜,故催令赵良栋、朱芬一路先进,自己亦鼓励三军疾行,并道:“王辅臣初从三桂,未尝少挫,必轻于一战。
实则吾反惧屏藩,不惧辅臣也。
此行破辅臣必矣。”
时王辅臣既拒众臣之谏,将所部人马离城望东而进,单迎图海,而以部将吴雄,领军守城。
心中既轻视图海,一军已全没准备,只求急战而已。
清将图海行至中途,谓王进宝道:“王屏藩用兵较王辅臣略为谨慎,必派兵往援辅臣,可于半路要击其救兵,彼见兵已失,军心必落矣。
且王辅臣若败,必走固原,以求庇于王屏藩。
汝可领兵斜向固原一路,兵缓缓而进,以向屏藩所发救兵。
若破其救兵之后,可回军以截王辅臣。
既不与辅臣相遇,亦可前去助战也。”
又谓张勇道:“王辅臣尽提大兵前来,西安城内必然空虚。
汝可以轻骑绕道,抄出王辅臣之后,以袭西安。
若既得西安,辅臣必立脚不住。
即西安不下,亦可散布谣言,以犹彼军心也。”
二将领命去后,图海又调贝子鄂洞一军前来会战。
去后,即率兵疾驰。
行抵虎山墩地方,已与王辅臣相遇。
那王辅臣以图海远来,便急欲开战。
忽接王屏藩来书,力言急战之不利,惟必派兵来援等语。
那时王辅臣仍以屏藩之言为非,并谓左右道:“屏藩畏事如此,宜其转战经年尚不能通平凉之路也。”
言罢,正在督战间,忽报图海一军现依山结阵。
王辅臣道:“彼军扎营既定,攻之即难,不如从速求战。
便号令诸军,鼓噪而进,直逼图海前营。
惟图海初犹不动,辅臣乃併力攻击。
图海谓诸将道:“我扎营未定,而彼军来攻,守无可守,不如应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