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吴三桂演义(明清两周志演义)第146页

惟马承荫一军一经在柳州起事,广西已全省震动。

幸图海既驻长沙,乃分兵下桂林,而赖塔闻警,亦遣傅宏烈回军,因是广西亦复镇定。

马承荫已走死泗城,故赖塔亦免了后顾,唯与蔡毓荣、赵良栋等专力云南,均齐各路俱进。

是时已是四月时分,天气炎酷,北地人马不惯南方瘴气,颇多不服水土。

将军穆占欲移军避暑,以为吴世蕃穷蹙至此,必不能再兴,欲待秋凉然后合围。

蔡毓荣道:“不可。

吾等既到此地颇不容易,敌既穷蹙,岂可令其复养元气?凡事得失成败每争一间耳。

况吴世蕃不打紧,须重视夏国相、马宝二人。

彼若稍有时日,不难整顿也。”

是以决意进兵。

希尔根乃谓穆占道:“蔡毓荣为汉员尚且如此,吾等何可自深以惜。”

穆占为然,因此立行进取。

赵良栋、王进宝、赖塔、彰泰共分四路,分头并进。

时云南地方既瘠,粮食亦尽,虽民心尚依念马宝、夏国相等,惟此时已无可如何,故临安、永顺、姚安、大理等郡县已先后附降。

蔡毓荣等遂乘势直进,直逼云南府。

复定议蔡毓荣一路抽出希尔根一军,由川进滇,一路抽出王进宝一军,以抚循各郡,余外俱围云南府城。

夏国相乃与马宝计议道:“今屯扎五华山,虽布置完密,然困而自守,以望敌人之退,其势难矣。

须分兵四出,或足以扰敌人而固云南府城也。”

诸将皆赞成此论,遂以夏国相、谭洪、王会、高起隆等各领本部人马,冲突而出,以扰川省。

先后陷泸叙、建昌、永宁、马湖诸府县。

夏国相之意,当时以为得两云南不如复得一四川,因不特地势险阻可以有为,且交通藏人亦复利便故也。

自夏国相等图扰川省之后,赵良栋以为虑,乃令王进宝复顾后路。

再驰驿飞报张勇、孙思克,以兵力捣截夏国相等,余即进逼云南,并知照各路,以无论如何须先破云南府,彼根据既失,各将安逃?即成流寇,扑灭亦易耳。

因此各路攻城愈急。

幸赖马宝、胡国柱、郭壮图设计死守。

时贝子赖塔,以此次出军每着皆落傅宏烈之后,欲一雪其耻以争头功,于是奋勇扑进。

郭壮图百般拒御,奈赖塔军中虽死伤千余人,仍不少却。

攻围一月,陷其外垒。

赖塔在左,彰泰在右,依然猛攻。

那长围距城尚远,故外垒虽陷,未能攻及城垣。

赵良栋知赖塔已破其外垒,乃鼓励三军与蔡毓荣并进,力踰三军,马宝仍不少却,依旧拒守。

赵良栋乃传令军中,布楼船排筏于昆明池,欲以断内城接济,乃仍令一面攻城。

不意两军攻守数月,内城并无缺粮消息,水道相继不绝。

赵良栋无可如何,乃函知蔡毓荣,说道:“敌殆准备死守而先盛屯粮草备水道也,欲困之难矣。

今历攻数月,士卒损亡数千,可以想见若旷日持久,彼外援一到大势更难,今惟有奋力扑攻耳。”

因此复率军猛进。

至十月中旬,胡国柱先为赵良栋军中击毙,虽世蕃大惊。

见赵良栋、蔡毓荣已破长围,攻逼城垣,乃与马宝计议,再割地求藏人发兵。

不料此书又为赵良栋所截。

吴世蕃乃知危迫,即调夏国相、王会、高起隆等回军。

夏国相此时料知滇京已危,即欲入川亦势不及,惟有双眼垂泪,与王会等回军,惟以死自誓而已。

时正望云南府回来,复与高起隆计议,欲从后袭赵良栋一军,以救云南府城。

不料吴世蕃差人往召夏国相时,其人竟为王进宝所获,并搜获其书。

王进宝即将带书人斩了,另派心腹人员伪为吴世蕃所差委者,往见夏国相。

故夏国相等回军,及欲袭赵良栋后营,皆为王进宝所悉。

那王进宝即报知赵良栋,依着夏军来路,预伏人马以击夏国相。

果然夏国相兵到时,即为赵、王二军所袭。

王会先死于乱军之中,夏国相欲自刎,惟念既以死自誓,亦须一见吴世蕃之面,乃与高起隆引败残人马约五六千人,绕道奔回府城。

不意高起隆见势将亡,早变了心,已阴款于赵良栋。

那赵良栋即令其谋杀夏国相,故高起隆为杀夏国相,就在夜里乱起来。

还亏夏国相平日最得人心,当高起隆引亲兵乘夜杀进时,夏国相的护兵不令其进帐,且大呼道:“夏公忠以报国,恩以待人,汝辈奈何从贼乎?”言犹未已,高起隆的亲兵早散去大半。

高起隆大怒,欲冲进夏国相帐中。

于是夏军的护兵一齐抵御,乃砍高起隆为肉泥。

夏国相叹道:“国家将亡,宜有此等怪象。

今高起隆死矣,何若死于国,犹流芳千古乎。”

说罢,知高起隆已与赵良栋有约,恐其外为应,乃立刻领残兵奔回。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