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103页

太康八年六月,郡国八大水。

晋惠帝元康二年,有水灾。

元康五年五月,颍川、淮南大水;六月,城阳、东莞大水杀人;荆、扬、徐、兗、豫五州又大水。

是时帝即位已五载,犹未郊祀,烝尝亦多不身亲近。

简宗庙,废祭祀之罚也。

班固曰:“王者即位,必郊祀天地,望秩山川。

若乃不敬鬼神,政令违逆,则雾水暴至,百川逆溢,坏乡邑,溺人民,水不润下也。”

元康六年五月,荆、扬二州大水。

按董仲舒说,水者,阴气盛也。

是时贾后乱朝,宠树贾、郭。

女主专政之应也。

元康八年五月,金墉城井水溢。

汉成帝时有此妖,班固以为王莽之象。

及赵伦篡位,即此应也。

伦废帝于此城,井溢所在,又天意乎!元康八年九月,荆、扬、徐、兗、冀五州大水。

是时贾后暴戾滋甚,韩谧骄猜弥扇,卒害太子,旋亦祸灭。

元康九年四月,宫中井水沸溢。

晋惠帝永宁元年七月,南阳、东海大水。

是时,齐王冏秉政专恣。

阴盛之应。

晋惠帝太安元年七月,兗、豫、徐、冀四州水。

时将相力政,无尊主心。

晋孝怀帝永嘉四年四月,江东大水。

是时,王导等潜怀翼戴之计。

阴气盛也。

晋元帝太兴三年六月,大水。

是时王敦内怀不臣,傲很作威,后终夷灭。

大兴四年七月,大水。

明年有石头之败。

晋元帝永昌二年五月,荆州及丹阳、宣城、吴兴、寿春大水。

晋明帝太宁元年五月,丹阳、宣城、吴兴、寿阳大水。

是时王敦疾害忠良,威权震主,寻亦诛灭。

晋成帝咸和元年五月,大水。

是时嗣主幼冲,母后称制,庾亮以元舅民望,决事禁中。

阴胜阳也。

咸和二年五月戊子,京都大水。

是冬,苏峻称兵,都邑涂炭。

咸和四年七月,丹阳、宣城、吴兴、会稽大水。

是冬,郭默作乱,荆、豫共讨之,半岁乃定。

咸和七年五月,大水。

是时帝未亲务,政在大臣。

阴胜阳也。

晋成帝咸康元年八月,长沙、武陵大水。

是年三月,石虎掠骑至历阳,四月,围襄阳。

于是加王导大司马,集徒旅;又使赵胤、路永、刘仕、王允之、陈光五将军,各帅众戍卫。

百姓愁怨。

阴气盛也。

晋穆帝永和四年五月,大水。

是时幼主冲弱,母后临朝;又将相大臣,各争权政。

与咸和初同事也。

永和五年五月,大水。

永和六年五月,大水。

永和七年七月甲辰夜,涛水入石头,死者数百人。

去年,殷浩以私忿废蔡谟,遐迩非之。

又幼主在上,而殷、桓交恶,选徒聚甲,各崇私权。

阴胜阳之应也。

一说涛入石头,江右以为兵占。

是后殷浩、桓温、谢尚、荀羡连年征伐。

晋穆帝升平二年五月,大水。

是时桓温权制朝廷,征伐是专。

升平五年四月,大水。

晋海西太和六年六月,京都大水,平地数尺,侵及太庙。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