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79页

下官受命前驱,誓在尽命,今日之事,自为将军办之。

然二三君子,或同业艰难,或荷恩罔极,以此退挠,亦何以见相公旗鼓耶!”塞井焚舍,示无全志,率麾下数百人犯其西北。

绍众小靡,乘其乱而薄之,绍乃大溃,俘虏以千数,悉获绍器械资实。

时诸将破贼,皆多其首级,而林子献捷书至,每以实闻,高祖问其故,林子曰:“夫王者之师,本有征无战,岂可复增张虚获,以自夸诞。

国渊以事实见赏,魏尚以盈级受罚,此亦前事之师表,后乘之良辙也。”

高祖曰:“乃所望于卿也。”

初,绍退走,还保定城,留伪武卫将军姚鸾精兵守险。

林子衔枚夜袭,即屠其城,劓鸾而坑其众。

高祖赐书曰:“频再破贼,庆快无譬。

既屡摧破,想不复久尔。”

绍复遣抚军将军姚赞将兵屯河上,绝水道。

赞垒堑未立,林子邀击,连破之,赞轻骑得脱,众皆奔败。

绍又遣长史领军将军姚伯子、宁朔将军安鸾、护军姚默骡、平远将军河东太守唐小方率众三万,屯据九泉,凭河固险,以绝粮援。

高祖以通津阻要,兵粮所急,复遣林子争据河源。

林子率太尉行参军严纲、竺灵秀卷甲进讨,累战,大破之,即斩伯子、默骡、小方三级,所俘馘及驴马器械甚多。

所虏获三千余人,悉以还绍,使知王师之弘。

兵粮兼储,三军鼓行而西矣。

或曰:“彼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

林子白高祖曰:“姚绍气盖关右,而力以势屈,外兵屡败,衰亡协兆,但恐凶命先尽,不得以衅齐斧尔。”

寻绍忽死,可谓天诛。

于是赞统后事,鸠集余众,复袭林子。

林子率师御之,旗鼓未交,一时披溃,赞轻骑遁走。

既连战皆捷,士马旌旗甚盛,高祖赐书劝勉,并致缣帛肴浆。

高祖至阌乡,姚泓扫境内之民,屯兵尧柳。

时田子自武关北入,屯军蓝田,泓自率大众攻之。

高祖虑众寡不敌,遣林子步自秦岭,以相接援。

比至,泓已摧破,兄弟复共追讨,泓乃举众奔霸西。

田子欲穷追,进取长安,林子止之,曰:“往取长安,如指掌尔。

复克贼城,便为独平一国,不赏之功也。”

田子乃止。

复参相国事,总任如前。

林子威声远闻,三辅震动,关中豪右,望风请附。

西州人李焉等并求立功,孙妲羌杂夷及姚泓亲属,尽相率归林子。

高祖以林子绥略有方,频赐书褒美,并令深慰纳之。

长安既平,残羌十余万口,西奔陇上,林子追讨至寡妇水,转斗达于槐里,克之,俘获万计。

大军东归,林子领水军于石门,以为声援。

还至郡,高祖器其才智,不使出也。

故出仕以来,便管军要,自非戎军所指,未尝外典焉。

后太祖出镇荆州,议以林子及谢晦为蕃佐,高祖曰:“吾不可顿无二人,林子行则晦不宜出。”

乃以林子为西郎中兵参军,领新兴太守。

林子思议弘深,有所陈画,高祖未尝不称善。

大军还至彭城,林子以行役既久,士有归心,深陈事宜,并言:“圣王所以戒慎祗肃,非以崇威立武,实乃经国长民,宜广建蕃屏,崇严宿卫。”

高祖深相训纳。

俄而谢翼谋反,高祖叹曰:“林子之见,何其明也。”

太祖进号镇西,随府转,加建威将军、河东太守。

时高祖以二虏侵扰,复欲亲戎,林子固谏,高祖答曰:“吾辄当不复自行。”

高祖践阼,以佐命功,封汉寿县伯,食邑六百户,固让,不许。

傅亮与林子书曰:“班爵畴勋,历代常典,封赏之发,简自帝心。

主上委寄之怀,实参休否,诚心所期,同国荣戚,政复是卿诸人共弘建内外尔。

足下虽存挹退,岂得独为君子邪!”除府谘议参军,将军、太守如故。

寻召暂下,以中兵局事副录事参军王华。

上以林子清公勤俭,赏赐重叠,皆散于亲故。

家无余财,未尝问生产之事,中表孤贫悉归焉。

遭母忧,还东葬,乘舆躬幸,信使相望。

葬毕,诏曰:“军国多务,内外须才,前镇西谘议、建威将军、河东太守沈林子,不得遂其情事,可起辅国将军。”

林子固辞,不许,赐墨诏,朔望不复还朝,每军国大事,辄询问焉。

时领军将军谢晦任当国政,晦每疾宁,辄摄林子代之。

林子居丧至孝,高祖深相忧愍。

顷之有疾,上以林子孝性,不欲使哭泣减损,逼与入省,日夕抚慰。

敕诸公曰:“其至性过人,卿等数慰视之。”

小差乃出。

上寻不豫,被敕入侍医药,会疾动还外。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