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69页
谨条牒人囗名上呈。
下人欲嫁者,犹未有处。”
时鹦鹉已嫁怀远矣。
劭惧,驰书告浚,并使报临贺主:“上若问嫁处,当言未有定所。”
浚答书曰:“奉令,伏深惶怖,启此事多日,今始来问,当是有感发之者,未测源由尔。
计临贺故当不应翻覆言语,自生寒热也。
此姥由来挟两端,难可孤保,正尔自问临贺,冀得审实也。
其若见问,当作依违答之。
天兴先署佞人府位,不审监上当无此簿领尔。
急宜犍之。
殿下已见王未?宜依此具令严自躬上启闻。
彼人若为不已,正可促其余命,或是大庆之渐。”
凡劭、浚相与书疏类如此,所言皆为名号,谓上为“彼人”,或以为“其人”;以太尉江夏王义恭为“佞人”;东阳主第在西掖门外,故云“南第”,王即鹦鹉姓,躬上启闻者,令道育上天白天神也。
鹦鹉既适怀远,虑与天兴私通事泄,请劭杀之。
劭密使人害天兴。
庆国谓宣传往来,唯有二人,天兴既死,虑将见及,乃具以其事白上。
上惊惋,即遣收鹦鹉,封籍其家,得劭、浚书数百纸,皆咒诅巫蛊之言,得所埋上形像于宫内。
道育叛亡,讨捕不得。
上大怒,穷治其事,分遣中使入东诸郡搜讨,遂不获。
上诘责劭、浚,劭、浚惶惧无辞,唯陈谢而已。
道育变服为尼,逃匿东宫,浚往京口,又载以自随,或出止民张旿家。
江夏王义恭自盱眙还朝,上以巫蛊告之,曰:“常见典籍有此,谓之书传空言,不意遂所亲睹。
劭虽所行失道,未必便亡社稷,南面之日,非复我及汝事。
汝兒子多,将来遇此不幸尔。”
先是二十八年,彗星起毕、昴,入太微,扫帝座端门,灭翼、轸。
二十九年,荧惑逆行守氐,自十一月霖雨连雪,太阳罕曜。
三十年正月,大风飞霰且雷。
上忧有窃发,辄加劭兵众,东宫实甲万人。
车驾出行,劭入守,使将白直队自随。
其年二月,浚自京口入朝,当镇江陵,复载道育还东宫,欲将西上。
有告上云:“京口民张旿家有一尼,服食,出入征北内,似是严道育。”
上初不信,试使掩录,得其二婢,云:“道育随征北还都。”
上谓劭、浚已当斥遣道育,而犹与往来,惆怅惋骇。
乃使京口以船送道育二婢,须至检核,废劭,赐浚死,以语浚母潘淑妃,淑妃具以告浚。
浚驰报劭,劭因是异谋,每夜辄飨将士,或亲自行酒,密与腹心队主陈叔兒、詹叔兒、斋帅张超之、任建之谋之。
道育婢将至,其月二十一日夜,诈上诏云:“鲁秀谋反,汝可平明守阙,率众入。”
因使超之等集素所畜养兵士二千余人,皆使被甲,召内外幢队主副,豫加部勒,云有所讨。
宿召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夜呼斌及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积弩将军王正见,并入宫,告以大事,自起拜斌等,因流涕,众并惊愕,语在淑传。
明旦未开鼓,劭以硃服加戎服上,乘画轮车,与萧斌同载,卫从如常入朝之仪,守门开,从万春门入。
旧制,东宫队不得入城,劭与门卫云:“受敕,有所收讨。”
令后队速来,张超之等数十人驰入云龙、东中华门及斋阁,拔刀径上合殿。
上其夜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直卫兵尚寝。
超之手行弑逆,并杀湛之。
劭进至合殿中阁,太祖已崩,出坐东堂,萧斌执刀侍直。
呼中书舍人顾嘏,嘏震惧不时出,既至,问曰:“欲共见废,何不蚤启?”未及答,即于前斩之。
遣人于崇礼闼杀吏部尚书江湛。
太祖左细杖主卜天与攻劭于东堂,见杀。
又使人从东阁入杀潘淑妃,又杀太祖亲信左右数十人。
急召始兴王浚,率众屯中堂。
又召太尉江夏王义恭、尚书令何尚之。
劭即伪位,为书曰:“徐湛之、江湛弑逆无状,吾勒兵入殿,已无所及,号惋崩恤,肝心破裂。
今罪人斯得,元凶克殄,可大赦天下。
改元嘉三十年为太初元年。
文武并赐位二等,诸科一依丁卯。”
初,使萧斌作诏,斌辞以不文,乃使侍中王僧绰为之。
使改元为太初,劭素与道育所定。
斌曰:“旧逾年改元。”
劭以问僧绰,缯绰曰:“晋惠帝即位,便改号。”
劭喜而从之。
百僚至者裁数十人,劭便遽即位。
即位毕,称疾还入永福省,然后迁大行皇帝升太极前殿。
是日,以萧斌为散骑常侍、尚书仆射、领军将军;何尚之为司空;前右卫率檀和之戍石头;侍中营道侯义綦为征虏将军、晋陵南下邳二郡太守,镇京城;尚书殷仲景为侍中、中护军。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