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41页
丁卯,录公齐王入守朝堂,侍中萧嶷镇东府。
戊辰,内外纂严。
己巳,以郢州刺史武陵王赞为安西将军、荆州刺史,征虏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兒进号镇军将军。
右卫将军黄回为平西将军、郢州刺史,督诸军前锋南讨。
征虏将军吕安国为湘州刺史,都官尚书王宽加平西将军。
庚午,新除左卫将军齐王世子奉新除抚军将军、扬州刺史晋熙王燮镇寻阳之盆城。
壬申,以骁骑将军周盘龙为广州刺史。
是日,司徒袁粲据石头反,尚书令刘秉、黄门侍郎刘述、冠军王蕴率众赴之。
黄回及辅国将军孙昙瓘、屯骑校尉王宜兴、辅国将军任候伯、左军将军彭文之密相响应。
中领军刘韫、直皞将军卜伯兴在殿内同谋。
录公齐王诛韫等于省内。
军主苏烈、王天生、薛道渊、戴僧静等陷石头,斩粲于城内。
秉、述、蕴跃城走,追擒之,并伏诛;其余无所问。
豫州刺史刘怀珍、雍州刺史张敬兒、广州刺史陈显达并举义兵。
司州刺史姚道和、梁州刺史范柏年、湘州行事庾佩玉拥众怀贰。
甲戌,大赦天下。
乙亥,以尚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左仆射,新除中书令王延之为尚书右仆射。
吴郡太守刘遐据郡反,辅国将军张环讨斩之。
闰月辛巳,屯骑校尉王宜兴有罪伏诛。
癸巳,沈攸之攻围郢城,前军长史柳世隆固守。
攸之弟登之作乱于吴兴,吴兴太守沈文秀讨斩之。
己亥,内外戒严。
假录公齐王黄钺。
辛丑,宁朔将军、北秦州刺史武都王杨文度进号征西将军。
乙巳,录公齐王出顿新亭。
二年春正月,沈攸之遣将公孙方平据西阳。
辛酉,建宁太守张谟击破之。
丁卯,沈攸之自郢城奔散。
己巳,华容县民斩送之。
左将军、豫州刺史刘怀珍进号平南将军。
辛未,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兒克江陵,斩攸之子光琰,荆州平,同逆皆伏诛。
丙子,解严。
以新除侍中柳世隆为尚书右仆射。
是日,录公齐王旋镇东府。
丁丑,以江州刺史邵陵王友为安南将军、豫州刺史。
左卫将军齐王世子为江州刺史,侍中萧嶷为领军,镇军将军、雍州刺史张敬兒进号征西将军,平西将军、郢州刺史黄回进号镇西将军。
二月庚辰,以尚书左仆射王僧虔为尚书令,尚书右仆射王延之为尚书左仆射。
癸未,录公齐王加授太尉,卫将军褚渊为中书监、司空。
甲申,曲赦荆州。
丙戌,抚军将军、扬州刺史晋熙王燮进号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戊子,蠲雍州缘沔居民前被水灾者租布三年。
辛卯,郢州刺史、新除镇南将军黄回为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南兗州刺史李安民为郢州刺史。
癸巳,以山阴令傅琰为益州刺史。
丙申,左军将军彭文之有罪,下狱死。
行湘州事任侯伯杀前湘州行事庾佩玉,传首京邑。
三月庚戌,以广州刺史周盘龙为司州刺史,辅国将军刘悛为广州刺史。
丙子,给太尉齐王羽葆、鼓吹。
夏四月己卯,以游击将军垣崇祖为兗州刺史。
辛卯,新除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黄回有罪赐死。
甲午,辅国将军、淮南宣城二郡太守萧映行南兗州刺史。
五月戊午,倭国王武遣使献方物,以武为安东大将军。
辅国将军、行湘州事任侯伯有罪伏诛。
六月己丑,以前新会太守赵超民为交州刺史。
丁酉,以辅国将军杨文弘为北秦州刺史、武都王。
八月辛卯,太尉齐王表断奇饰丽服,凡十有四条。
乙未,以江州刺史齐王世子为领军将军、抚军将军。
丙申,以领军萧嶷为江州刺史。
九月乙巳朔,日有蚀之。
丙午,加太尉齐王黄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太傅,领扬州牧,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
置左右长史、司马、从事中郎、掾、属各四人。
中军将军、扬州刺史晋熙王燮为司徒。
戊申,行南兗州刺史萧映为南兗州刺史。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