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156页
自征妖贼,常为先登,多斩首级。
既习战阵,胆力过人,诚心忠谨,未尝有过失,甚见爱信。
于娄县战,箭中左目。
从平京城,进定京邑,以宁远将军领幢。
随振武将军道规西讨,虏桓仙客,克偃月叠,遂平江陵。
义熙二年,贼张坚据应城反,恩击破之,封都乡侯。
从伐广固,又有战功。
卢循逼京邑,恩战于查浦,贼退走。
与王仲德等追破循别将范崇民于南陵。
循既走还广州,恩又领千余人随刘籓追徐道覆于始兴,斩之。
迁龙骧将军、兰陵太守。
高祖西征刘毅,恩与王镇恶轻军袭江陵,事在《镇恶传》。
以本官为太尉长兼行参军,领众二千,随益州刺史硃龄石伐蜀。
至彭模,恩所领居前,大战,自朝至日昃,勇气益奋,贼破走。
进平成都,擢为行参军,改封北至县五等男。
高祖伐司马休之及鲁宗之,恩与建威将军徐逵之前进。
逵之败没,恩陈于堤下。
宗之子轨乘胜击恩,矢下如雨,呼声震地,恩整厉将士,置阵坚严。
轨屡冲之不动,知不可攻,乃退。
高祖善其能将军持重。
江陵平定,复追鲁轨于石城。
轨弃城走,恩追至襄阳,宗之奔羌,恩与诸将追讨至鲁阳关乃还。
恩自从征讨,每有危急,辄率先诸将,常陷坚破阵,不避艰惸。
凡百余战,身被重创。
高祖录其前后功劳,封新宁县男,食邑五百户。
高祖世子为征虏将军,恩以大府佐领中兵参军,随府转中兵参军。
高祖北伐,留恩侍卫世子,命朝士与之交。
恩益自谦损,与人语常呼官位,而自称为鄙人。
抚待士卒,甚有纪纲,众咸亲附之。
迁咨议参军,转辅国将军、淮陵太守。
世子开府,又为从事中郎,转司马,将军、太守如故。
入关迎桂阳公义真。
义真还至青泥,为佛佛虏所追,恩断后,力战连日。
义真前军奔散,恩军人亦尽,为虏所执,死于虏中。
子国才嗣。
国才卒,子慧度嗣。
慧度卒,无子,国除。
刘钟,字世之,彭城彭城人也。
少孤,依乡人中山太守刘固共居。
幼有志力,常慷慨于贫贱。
隆安四年,高祖伐孙恩,钟愿从余姚、浃口攻句章、海盐、娄县,皆摧坚陷阵,每有战功。
为刘牢之镇北参军督护。
高祖每有戎事,钟不辞艰剧,专心尽力,甚见爱信。
义旗将建,高祖版钟为郡主簿。
明日,从入京城。
将向京邑,高祖命曰:“预是彭沛乡人赴义者,并可依刘主簿。”
于是立为义队,恆在左右,连战皆捷。
明日,桓谦屯于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高祖疑贼有伏兵,顾视左右,正见钟,谓之曰:“此山下当有伏兵,卿可率部下稍往扑之。”
钟应声驰进,果有伏兵数百,一时奔走。
桓玄西奔,其夕,高祖止桓谦故营,遣钟宿据东府,转镇军参军督护。
桓歆寇历阳,遣钟助豫州刺史魏咏之讨之,歆即奔迸。
除南齐国内史,封安丘县五等侯。
自陈情事,改葬父祖及亲属十丧,高祖厚加资给。
转车骑长史,兼行参军。
司马叔璠与彭城刘谥、刘怀玉等自蕃城攻邹山,鲁郡太守徐邕失守,钟率军讨平之。
从征广固。
孟龙符陷没,钟率左右直入,取其尸而反。
除振武将军、中兵参军,代龙符领广川太守。
卢循逼京邑,徐赤军违处分,败于南岸。
钟率麾下距栅,身被重创,贼不得入。
循南走,钟与辅国将军王仲德追之。
循先留别帅范崇民以精兵高舰据南陵,夹屯两岸。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