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52页
鞭尉吏,斫逻将。
七年,为有司所奏,徙送越州,行至豫章,谋欲逃叛,乃杀之。
姜产之,泰始初,以军功增邑二百户。
为晋平王休祐骠骑中兵参军,龙骧将军、南济阴太守。
三年北伐,与虏战,军败见杀。
追赠左军将军,太守如故。
李道兒,临淮人。
本为湘东王师,稍至湘东国学官令。
太宗即位,稍进至员外散骑侍郎,淮陵太守。
泰始二年,兼中书通事舍人,转给事中。
四年,病卒。
王道隆,吴兴乌程人。
兄道迄,涉学善书,形貌又美,吴兴太守王韶之谓人曰:“有子弟如王道迄,无所少。”
始兴王浚以为世子师。
以书补中书令史。
道隆亦知书,为主书书吏,渐至主书。
世祖使传命,失旨,遣出,不听复入六门。
太宗镇彭城,以补典签,署内监。
及即位,为南台侍御史,稍至员外散骑侍郎,南兰陵太守。
泰始二年,兼中书通事舍人。
以破晋陵功,增邑百户,并前六百户。
五年,出侍东宫,复兼中书通事舍人。
后废帝即位,自太子翊军校尉迁右军将军,太守、兼舍人如故。
道隆为太宗所委,过于佃夫,和谨自保,不妄毁伤人。
执权既久,家产丰积,豪丽虽不及佃夫,而精整过之。
元徽二年,太尉桂阳王休范奄至新亭,佃夫留守殿内,而道隆领羽林精兵向硃雀门。
时贼已至航南,道隆忽召镇军将军刘勔于石头,勔至,命开航,道隆怒曰:“贼至但当急击,宁可开航自弱邪!”勔不敢复言。
催勔进战,勔度航便败,贼乘胜径进,道隆弃众走向台,所乘马连耸跼不肯前,遂为贼兵及,见杀。
事平,车驾临哭,赠辅国将军、益州刺史。
子法贞嗣。
齐受禅,国除。
杨运长,宣城怀安人。
初为宣城郡吏,太守范晔解吏名。
素善射,太宗初为皇子,出运长为射师。
性谨悫,为太宗所委信。
及即位,亲遇甚厚,与佃夫、道隆、李道兒等并执权要,稍至员外散骑侍郎,南平昌太守。
泰始七年,出侍东宫。
后废帝即位,与佃夫俱兼通事舍人,加龙骧将军,转给事中。
以平桂阳王休范功,封南城县子,食邑八百户。
元徽三年,自安成王车骑中兵参军,迁后军将军,兼舍人如故。
运长质木廉正,治身甚清,不事园宅,不受饷遗,而凡鄙无识知,唯与寒人潘智、徐文盛厚善,动止施为,必与二人量议。
文盛为奉朝请,预平桂阳王休范,封广晋县男,食邑四百户。
顺帝即位,出运长为宁朔将军、宣城太守,寻去郡还家。
沈攸之反,运长有异志,齐王遣骠骑司马崔文仲讨诛之。
史臣曰:竭忠尽节,仕子恆图;随方致用,明君盛典。
旧非本旧,因新以成旧者也;狎非先狎,因疏以成狎者也。
而任隔疏情,殊涂一致,权归近狎,异世同规。
虽复汉高之简易,光武之谨厚,犹丰、沛多显,白水先华,况世祖之泥滞鄙近,太宗之拘挛爱习,欲不纷惑床笫,岂可得哉!
列传第五十五 索虏
列传第五十五 索虏2
焘遣从弟永昌王库仁真步骑万余,将所略六郡口,北屯汝阳。
时世祖镇彭城,太祖遣队主吴香炉乘驿敕世祖,遣千骑,赍三日粮袭之。
世祖发百里内马,得千五百匹。
众议举别驾刘延孙为元帅,延孙辞不肯行,举参军刘泰之自代。
世祖以问司马王玄谟、长史张暢,暢等并赞成之。
乃分为五军,以泰之为元帅,与安北骑兵行参军垣谦之、田曹行参军臧肇之、集曹行参军尹定、武陵国左常侍杜幼文五人,各领其一。
谦之领泰之军嗣殿中将军程天祚督战,至谯城,更简阅人马,得精骑千一百匹,直向汝阳。
虏不意奇兵从北来,大营在汝阳北,去城三里许。
泰之等至,虏都不觉,驰入袭之,杀三千余人,烧其辎重。
营内有数区氈屋,屋中皆有帐,器仗甚精,食具皆是金银,帐内诸大主帅,悉杀之。
诸亡口悉得东走,大呼云:“官军痛与手。”
虏众一时奔散,因追之,行已经日,人马疲倦,引还汝南。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