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74页
道育、鹦鹉并都街鞭杀,于石头四望山下焚其尸,扬灰于江。
毁劭东宫所住斋,污潴其处。
封高禽新阳县男,食邑三百户。
追赠潘淑妃长宁园夫人,置守冢。
伪司隶校尉殷冲,丹阳尹尹弘,并赐死。
冲为劭草立符文,又妃叔父也。
弘二月二十一日平旦入直,至西掖门,闻宫中有变,率城内御兵至阁道下。
及闻劭入,惶怖通启,求受处分,又为劭简配兵士,尽其心力。
弘,天水冀人,司州刺史冲弟也。
为太祖所委任。
元嘉中,历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卫将军,囗人官爵高下,皆以委之。
史臣曰:甚矣哉,宋氏之家难也。
自赫胥以降,立号皇王,统天南面,未闻斯祸。
唯荆、莒二国,弃夏即戎,武灵胡服,亦背华典,戕贼之衅,事起肌肤,而因心之重,独止此代。
难兴天属,秽流床笫,爱敬之道,顿灭一时,生民得无左衽,亦为幸矣!
列传第六十 自序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
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
其后四国,沈、姒、蓐、黄。
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
春秋之时,列于盟会。
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楚,沈子不会,晋使蔡伐沈,灭之,以沈子嘉归。
其后,因国为氏。
自兹以降,谱谍罔存。
秦末有沈逞,征丞相,不就。
汉初逞曾孙保,封竹邑侯。
保子遵,自本国迁居九江之寿春,官至齐王太傅、敷德侯。
遵子达,骠骑将军。
达子乾,尚书令。
乾子弘,南阳太守。
弘子勖,河内守。
勖子奋,御史中丞。
奋子恪,将作大匠。
恪子谦,尚书、关内侯。
谦子靖,济阴太守。
靖子戎,字威卿,仕州为从事,说降剧贼尹良,汉光武嘉其功,封为海昏县侯,辞不受。
因避地徙居会稽乌程县之余不乡,遂世家焉。
顺帝永建元年,分会稽为吴郡,复为吴郡人。
灵帝初平五年,分乌程、余杭为永安县,吴孙皓宝鼎二年,分吴郡为吴兴郡,复为郡人,虽邦邑屡改,而筑室不迁。
晋武帝平吴后,太康二年,改永安为武康县,史臣七世祖延始居县东乡之博陆里余乌村。
王父从官京师,义熙十一年,高祖赐馆于建康都亭里之运巷。
戎子酆,字圣通,零陵太守,致黄龙芝草之瑞。
第二子浒,字仲高,安平相。
少子景,河间相,演之、庆之、昙庆、怀文其后也。
浒子鸾,字建光,少有高名,州举茂才,公府辟州别驾从事史。
时广陵太守陆稠,鸾之舅也,以义烈政绩,显名汉朝,复以女妻鸾。
年二十三,早卒。
子直,字伯平,州举茂才,亦有清名,年二十八卒。
子仪,字仲则,少有至行,兄瑜十岁,仪九岁而父亡,居丧过礼,毁瘠过于成人。
外祖会稽盛孝章,汉末名士也,深加忧伤,每扰慰之,曰:“汝并黄中冲爽,终成奇器,何为逾制,自取殄灭邪!”三年礼毕,殆至灭性,故兄弟并以孝著。
瑜早卒。
仪笃学有雄才,以儒素自业。
时海内大乱,兵革并起,经术道弛,士少全行,而仪淳深隐默,守道不移,风操贞整,不妄交纳,唯与族子仲山、叔山及吴郡陆公纪友善。
州郡礼请,二府交辟,公车征,并不屈,以寿终。
子宪,字元礼,左中郎、新都都尉、定阳侯,才志显于吴朝。
子矫,字仲桓,以节气立名,仕为立武校尉、偏将军,封列侯,建威将军、新都太守。
孙皓时,有将帅之称。
吴平后,为郁林、长沙太守,并不就。
太康末卒。
子陵,字景高,太傅东海王越辟为从事。
元帝之为镇东将军,命参军事。
徐馥作乱,杀吴兴太守袁琇,陵讨平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