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178页
文恭谓前以三队出,还走后,大营嵇玄敬以百骑至留城,魏军奔败。
轻敌致此,亦非所衄。
王境人民,列居河畔,二国交兵,当互加抚养,而魏师入境,肆行残虐,事生意外,由彼无道。
官不负民,民何怨人。
知入境土,百无相拒,此自上由太尉神算,次在镇军圣略。
经国之要,虽不豫闻,然用兵有机,间亦不容相语。”
孝伯曰:“魏主当不围此城,自率众军,直造瓜步。
南事若办,彭城不待围;若不捷,彭城亦非所须也。
我今当南饮江湖,以疗渴耳。”
暢曰:“去留之事,自适彼怀。
若虏马遂得饮江,便为无复天道。
各应反命,迟复更悉。”
暢便回还,孝伯追曰:“长史深自爱敬,相去步武,恨不执手。”
暢因复谓曰:“善将爱,冀荡定有期,相见无远。
君若得还宋朝,今为相识之始。”
孝伯曰:“待此未期。”
焘又遣就二王借箜篌、琵琶、筝、笛等器及棋子,义恭答曰:“受任戎行,不赍乐具。
在此燕会,政使镇府命妓,有弦百条,是江南之美,今以相致。”
世祖曰:“任居方岳,初不此经虑,且乐人常器,又观前来诸王赠别,有此琵琶,今以相与。
棋子亦付。”
孝伯言辞辩赡,亦北土之美也。
暢随宜应答,吐属如流,音韵详雅,风仪华润,孝伯及左右人并相视叹息。
虏寻攻彭城南门,并放火,暢躬自前战,身先士卒。
及焘自瓜步北走,经彭城下过,遣人语城内:“食尽且去,须麦熟更来。”
义恭大惧,闭门不敢追。
虏期又至,议欲芟麦剪苗,移民堡聚,众论并不同,复更会议。
镇军录事参军王孝孙独曰:“虏不能复来,既自可保,如其更至,此议亦不可立。
百姓闭在内城,饥馑日久,方春之月,野采自资,一入堡聚,饿死立至。
民知必死,何可制邪?虏若必来,芟麦无晚。”
四坐默然,莫之敢对。
暢曰:“孝孙之议,实有可寻。”
镇军府典签董元嗣侍世祖侧,进曰:“王录事议不可夺,实如来论。”
别驾王子夏因曰:“此论诚然。”
暢敛板白世祖曰:“下官欲命孝孙弹子夏。”
世祖曰:“王别驾有何事邪?”暢曰:“芟麦移民,可谓大议,一方安危,事系于此。
子夏亲为州端,曾无同异,及闻元嗣之言,则欢笑酬答,阿意左右,何以事君。”
子夏大惭,元嗣亦有惭色。
义恭之议遂寝。
太祖闻暢屡有正议,甚嘉之。
世祖犹停彭城,召暢先反,并使履行盱眙城,欲立大镇。
时虏声云当出襄阳,故以暢为南谯王义宣司空长史、南郡太守。
又欲暢代刘兴祖为青州及彭城都督,并不果。
三十年,元凶弑逆,义宣发哀之日,即便举兵,暢为元佐,居僚首,哀容俯仰,廕映当时。
举哀毕,改服,著黄韦绔褶,出射堂简人,音姿容止,莫不瞩目,见之者皆愿为尽命。
事平,征为吏部尚书,夷道县侯,食邑千户。
义宣既有异图,蔡超等以暢民望,劝义宣留之,乃解南蛮校尉以授暢,加冠军将军,领丞相长史。
暢遣门生荀僧宝下都,因颜竣陈义宣衅状。
僧宝有私货停巴陵,不时下,会义宣起兵,津径断绝,僧宝遂不得去。
义宣将为逆,遣嬖人翟灵宝谓暢:“朝廷简练舟甲,意在西讨,今欲发兵自卫。”
暢曰:“必无此理,请以死保之。”
灵宝知暢不回,劝义宣杀以徇众。
即遣召暢,止于东斋,弥日不与相见,赖司马竺超民保持,故获全免。
既而进号抚军,别立军部,以收民望。
暢虽署文檄,而饮酒常醉,不省文书。
随义宣东下,梁山战败,义宣奔走,暢于兵乱自归,为军人所掠,衣服都尽。
值右将军王玄谟乘舆出营,暢已得败衣,排玄谟上舆,玄谟意甚不悦,诸将欲杀之,队主张世营救得免。
送京师,下廷尉,削爵土,配左右尚方。
寻见原。
复起为都官尚书,转侍中,代子淹领太子右卫率。
孝建二年,出为会稽太守。
大明元年,卒官,时年五十。
颜竣表世祖:“张暢遂不救疾。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