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72页

王罗汉副杨恃德命使复航,罗汉昏酣作伎,闻官军已渡,惊惧放仗归降。

缘渚幢队,以次奔散,器仗鼓盖,充塞街衢。

是夜,劭闭守六门,于门内凿堑立栅,以露车为楼,城内沸乱,无复纲纪。

丹阳尹尹弘、前军将军孟宗嗣等下及将吏,并逾城出奔。

劭使詹叔兒烧辇及衮冕服。

萧斌闻大航不守,惶窘不知所为,宣令所统,皆使解甲,自石头遣息约诣阙请罪,寻戴白幡来降,即于军门伏诛。

四日,太尉江夏王义恭登硃雀门,总群帅,遣鲁秀、薛安都、程天祚等直趣宣阳门。

劭军主徐兴祖、罗训、虞丘要兒等率众来降。

劭先遣龙骧将军陈叔兒东讨,事急,召还。

是日,始入建阳门,遥见官军,所领并弃仗走。

劭腹心白直同诸逆先屯阊阖门外,并走还入殿。

天祚与安都副谭金因而乘之,即得俱入。

安都及军主武念、宋越等相继进,臧质大军从广莫门入,同会太极殿前,即斩太子左卫率王正见。

建平、东海等七王并号哭俱出。

劭穿西垣入武库井中,队副高禽执之。

浚率左右数十人,与南平王铄于西明门出,俱共南奔。

于越城遇江夏王义恭,浚下马曰:“南中郎今何所作?”义恭曰:“四海无统,百司固请,上已俯顺群心,君临万国。”

又曰:“虎头来得无晚乎?”义恭曰:“殊当恨晚。”

又曰:“故当不死耶?”义恭曰:“可诣行阙请罪。”

又曰:“未审犹能赐一职自效不?”义恭又曰:“此未可量。”

勒与俱归,于道斩首。

浚字休明,将产之夕,有鵩鸟鸣于屋上。

元嘉十三年,年八岁,封始兴王。

十六年,都督湘州诸军事、后将军、湘州刺史。

仍迁使持节、都督南豫豫司雍并五州诸军事、南豫州刺史,将军如故。

十七年,为扬州刺史,将军如故,置佐领兵。

十九年,罢府。

二十一年,加散骑常侍,进号中军将军。

明年,浚上言:“所统吴兴郡,衿带重山,地多污泽,泉流归集,疏决迟壅,时雨未过,已至漂没。

或方春辍耕,或开秋沈稼,田家徒苦,防遏无方。

彼邦奥区,地沃民阜,一岁称稔,则穰被京城;时或水潦,由数郡为灾。

顷年以来,俭多丰寡,虽赈赉周给,倾耗国储,公私之弊,方在未已。

州民姚峤比通便宜,以为二吴、晋陵、义兴四郡,同注太湖,而松江沪渎壅噎不利,故处处涌溢,浸渍成灾。

欲从武康珝溪开漕谷湖,直出海口,一百余里,穿渠浛必无阂滞。

自去践行量度,二十许载。

去十一年大水,已诣前刺史臣义康欲陈此计,即遣主簿盛昙泰随峤周行,互生疑难,议遂寝息。

既事关大利,宜加研尽,登遣议曹从事史虞长孙与吴兴太守孔山士同共履行,准望地势,格评高下,其川源由历,莫不践校,图画形便,详加算考,如所较量,决谓可立。

寻四郡同患,非独吴兴,若此浛获通,列邦蒙益。

不有暂劳,无由永晏。

然兴创事大,图始当难。

今欲且开小漕,观试流势,辄差乌程、武康、东迁三县近民,即时营作。

若宜更增广,寻更列言。

昔郑国敌将,史起毕忠,一开其说,万世为利。

峤之所建,虽侧刍荛,如或非妄,庶几可立。”

从之;功竟不立。

二十三年,给鼓吹一部。

二十六年,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徐兗二州诸军事、征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兗二州刺史,常侍如故。

二十八年,遣浚率众城瓜步山,解南兗州。

三十年,徙都督荆雍益梁宁南北秦七州诸军事、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荆州刺史、领护南蛮校尉,持节、常侍如故。

浚少好文籍,姿质端妍。

母潘淑妃有盛宠,时六宫无主,潘专总内政。

浚人才既美,母又至爱,太祖甚留心。

建平王宏、侍中王僧绰、中书侍郎蔡兴宗并以文义往复。

初,元皇后性忌,以潘氏见幸,遂以恚恨致崩,故劭深疾潘氏及浚。

浚虑将来受祸,乃曲意事劭,劭与之遂善。

多有过失,屡为上所诘让,忧惧,乃与劭共为巫蛊。

及出镇京口,听将扬州文武二千人自随,优游外籓,甚为得意。

在外经年,又失南兗,于是复愿还朝。

庐陵王绍以疾患解扬州,时江夏王义恭外镇,浚谓州任自然归己,而上以授南谯王义宣,意甚不悦。

乃因员外散骑侍郎徐爰求镇江陵,又求助于尚书仆射徐湛之。

而尚书令何尚之等咸谓浚太子次弟,不宜远出。

上以上流之重,宜有至亲,故以授浚。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