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47页
初,悦为侍中,检校御府、太官、太医诸署,得奸巧甚多。
及悦死,众咸谓诸署詋诅之,上乃收典掌者十余人,桎梏云送淮阴,密令渡瓜步江,投之中流。
史臣曰:夫善政之于民,犹良工之于埴也,用功寡而成器多。
汉世户口殷盛,刑务简阔,郡县治民,无所横扰,劝赏威刑,事多专断,尺一诏书,希经邦邑,龚、黄之化,易以有成。
降及晚代,情伪繁起,民减昔时,务多前世,立绩垂风,艰易百倍。
若以上古之化,治此世之民,今吏之良,抚前代之俗,则武城弦歌,将有未暇;淮阳卧治,如或可勉。
未必今才陋古,盖化有淳薄也。
列传第五十三 隐逸
列传第五十四 恩幸
夫君子小人,类物之称。
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
屠钓,卑事也;版筑,贱役也,太公起为周师,傅说去为殷相。
非论公侯之世,鼎食之资,明扬幽仄,唯才是与。
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伯始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叔度名重京师。
且任子居朝,咸有职业,虽七叶珥貂,见崇西汉,而侍中身奉奏事,又分掌御服。
东方朔为黄门侍郎,执戟殿下。
郡县掾史,并出豪家,负戈宿卫,皆由势族,非若晚代,分为二途者也。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
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
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自魏至晋,莫之能改,州都郡正,以才品人,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
徒以冯藉世资,用相陵驾,都正俗士,斟酌时宜,品目少多,随事俯仰,刘毅所云“下品无高门,上品无贱族”者也。
岁月迁讹,斯风渐笃,凡厥衣冠,莫非二品,自此以还,遂成卑庶。
周、汉之道,以智役愚,台隶参差,用成等级;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
夫人君南面,九重奥绝,陪奉朝夕,义隔卿士,阶闼之任,宜有司存。
既而恩以幸生,信由恩固,无可惮之姿,有易亲之色。
孝建、泰始,主威独运,官置百司,权不外假,而刑政纠杂,理难遍通,耳目所寄,事归近习。
赏罚之要,是谓国权,出内王命,由其掌握,于是方途结轨,辐凑同奔。
人主谓其身卑位薄,以为权不得重。
曾不知鼠凭社贵,狐藉虎威,外无逼主之嫌,内有专用之功,势倾天下,未之或悟。
挟朋树党,政以贿成,鈇钺创磐,构于筵笫之曲,服冕乘轩,出乎言笑之下。
南金北毳,来悉方艚,素缣丹魄,至皆兼两,西京许、史,盖不足云,晋朝王、庾,未或能比。
及太宗晚运,虑经盛衰,权幸之徒,慑惮宗戚,欲使幼主孤立,永窃国权,构造同异,兴树祸隙,帝弟宗王,相继屠劋。
民忘宋德,虽非一途,宝祚夙倾,实由于此。
呜呼!《汉书》有《恩泽侯表》,又有《佞幸传》。
今采其名,列以为《恩幸篇》云。
戴法兴,会稽山阴人也。
家贫,父硕子,贩珝为业。
法兴二兄延寿、延兴并修立,延寿善书,法兴好学。
山阴有陈载者,家富,有钱三千万,乡人咸云:“戴硕子三兒,敌陈载三千万钱。”
法兴少卖葛于山阴市,后为吏传署,入为尚书仓部令史。
大将军彭城王义康于尚书中觅了了令史,得法兴等五人,以法兴为记室令史。
义康败,仍为世祖征虏、抚军记室掾。
上为江州,仍补南中郎典签。
上于巴口建义,法兴与典签戴明宝、蔡闲俱转参军督护。
上即位,并为南台侍御史,同兼中书通事舍人。
法兴等专管内务,权重当时。
孝建元年,加建武将军、南鲁郡太守,解舍人,侍太子于东宫。
大明二年,三典签并以南下预密谋,封法兴吴昌县男,明宝湘乡县男,闲高昌县男,食邑各三百户。
闲时已卒,追加爵封。
法兴转员外散骑侍郎,给事中,太子旅贲中郎将,太守如故。
世祖亲览朝政,不任大臣,而腹心耳目,不得无所委寄。
法兴颇知古今,素见亲待,虽出侍东宫,而意任隆密。
鲁郡巢尚之,人士之末,元嘉中,侍始兴王浚读书,亦涉猎文史,为上所知。
孝建初,补东海国侍郎,仍兼中书通事舍人。
凡选授迁转诛赏大处分,上皆与法兴、尚之参怀,内外诸杂事,多委明宝。
上性严暴,睚眦之间,动至罪戮,尚之每临事解释,多得全免,殿省甚赖之。
而法兴、明宝大通人事,多纳货贿,凡所荐达,言无不行,天下辐凑,门外成市,家产并累千金。
明宝骄纵尤甚,长子敬为扬州从事,与上争买御物。
六宫尝出行,敬盛服骑马于车左右,驰骤去来。
上大怒,赐敬死,系明宝尚方,寻被原释,委任如初。
世祖崩,前废帝即位,法兴迁越骑校尉。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