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50页

少日,始安王子真博士又咨爰,爰曰:“小功废业,三年丧何容读书。”

其专断乖谬皆如此。

前废帝凶暴无道,殿省旧人,多见罪黜,唯爰巧于将迎,始终无迕。

诛群公后,以爰为黄门侍郎,领射声校尉,著作如故。

封吴平县子,食邑五百户。

宠待隆密,群臣莫二。

帝每出行,常与沈庆之、山阴公主同辇,爰亦预焉。

太宗即位,例削封,以黄门侍郎改领长水校尉,兼尚书左丞。

明年,除太中大夫,著作并如故。

爰秉权日久,上昔在籓,素所不说。

及景和世,屈辱卑约,爰礼敬甚简,益衔之。

泰始三年,诏曰:

夫事君无礼,教道弗容;讪上炫己,人伦所弃。

太中大夫徐爰拔迹厮猥,推斥饕逢,遂官参时望,门伍豪族,迁位转荣,莫非超荷。

而谄侧轻险,与性自俱,利口谗妄,自少及长,奉公在事,厘毫蔑闻,初无愧满,常有窥进。

先朝尝以刍辈之中,粗有学解,故得渐蒙驱策,出入两宫。

太初伪立,尽心佞事,义师已震,方得南奔。

及孝武居统,唯极谄谀,附会承旨,专恣厥性,致使治政苛纵,兴造乖法,损德害民,皆由此竖。

景和悖险,深相赞协,苟取偷存,罔顾节义,任算设数,取合人主,崎岖奸矫,所志必从,故历事七朝,白首全贵。

自以体含德厚,识鉴机先,迷涂遂深,罔知革悟。

朕拨乱反正,勋济天下,灵祗助顺,群逆必夷,况爰恩养,而无输效,遂内挟异心,著于形迹,阳愚杜口,罔所陈闻,惰事缓文,庶申诡略。

当今朝列贤彦,国无佞邪,而秉心弗纯,累蠹时政。

以其自告之辰,用赐归老之职,荣礼优崇,宁非号饕过。

不谓潜怨斥外,进竞不已,勤言托意,触遇斯发。

小人之情,虽所先照,犹许其当改,未忍加法。

遂恃朕仁弘,必永容贷。

昨因觞宴,肆意讥毁,谓制诏所为,皆资傍说。

又宰辅无断,朝要非才,恃老与旧,慢戾斯甚。

比边难未静,安众以惠,戎略是务,政网从简,故得使此小物,乘宽自纵。

乃合投畀豺虎,以清王猷,但朽悴将尽,不足穷法,可特原罪,徙付交州。

爰既行,又诏曰:“八议缓罪,旧在一条;五刑所抵,耆必加贷。

徐爰前后衅迹,理无可申,废弃海埵,实允国宪。

但蚤蒙朕识,曲矜愚朽,既经大宥,思沾殊渥。

可特除广州统内郡。”

有司奏以为宋隆太守。

除命既下,爰已至交州,值刺史张牧病卒,土人李长仁为乱,悉诛北来流寓,无或免者。

长仁素闻爰名,以智计诳诱,故得无患。

久之听还,仍除南康郡丞。

太宗崩,还京都,以爰为南济阴太守,复除中散大夫。

元徽三年,卒,时年八十二。

阮佃夫,会稽诸暨人也。

元嘉中,出身为台小史。

太宗初出阁,选为主衣。

世祖召还左右,补内监。

永光中,太宗又请为世子师,甚见信待。

景和末,太宗被拘于殿内,住在秘书省,为帝所疑,大祸将至,惶惧计无所出。

佃夫与王道隆、李道兒及帝左右琅邪淳于文祖谋共废立。

时直阁将军柳光世亦与帝左右兰陵缪方盛、丹阳周登之有密谋,未知所奉。

登之与太宗有旧,方盛等乃使登之结佃夫,佃夫大说。

先是,帝立皇后,普暂彻诸王奄人,太宗左右钱蓝生亦在其例。

事毕,未被遣,密使蓝生候帝,虑事泄,蓝生不欲自出,帝动止辄以告淳于文祖,令文祖报佃夫。

景和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晡时,帝出幸华林园,建安王休仁、山阳王休祐、山阴公主并侍侧。

太宗犹在秘书省,不被召,益忧惧。

佃夫以告外监典事东阳硃幼,又告主衣吴兴寿寂之、细铠主南彭城姜产之,产之又语所领细铠将临淮王敬则,幼又告中书舍人戴明宝,并响应。

明宝、幼欲取其日向晓,佃夫等劝取开鼓后。

幼豫约勒内外,使钱蓝生密报建安王休仁等。

时帝欲南巡,腹心直阁将军宋越等其夕并听出外装束,唯有队主樊僧整防华林阁,是柳光世乡人,光世要之,僧整即受命。

姜产之又要队副阳平聂庆及所领壮士会稽富灵符、吴郡俞道龙、丹阳宋逵之、阳平田嗣,并聚于庆省。

佃夫虑力少不济,更欲招合,寿寂之曰:“谋广或泄,不烦多人。”

时巫觋云:“后堂有鬼。”

其夕,帝于竹林堂前,与巫共射之。

建安王休仁等山阴主并从。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