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159页
又与超石等击姚业于蒲坂,超石失利退还,籓收超石成舍资实,徐行而反,业不敢追。
高祖还彭城,参相国军事。
时卢循余党与苏淫贼大相聚结,以为始兴相。
论平司马休之及广固功,封阳山县男,食邑五百户。
少帝景平元年,坐守东府,开掖门,免官,寻复其职。
元嘉四年,迁建武将军、江夏内史。
七年,征为游击将军。
到彦之北伐,南兗州刺史长沙王义欣进据彭城,籓出戍广陵,行府州事。
转太子左卫率。
十年,卒,时年六十二,谥曰壮侯。
子隆世嗣,官至西阳太守。
隆世卒,子乾秀嗣。
籓庶子六十人,多不遵法度。
籓第十四子遵世,为臧质宁远参军,去职还家,与孔熙先同逆谋,高祖以籓功臣,不欲显其事,使江州以他事收杀之。
二十四年,籓第十六子诞世、第十七子茂世率群从二百余人攻破郡县,杀太守桓隆之、令诸葛和之,欲奉庶人义康。
值交州刺史檀和之至豫章,讨平之。
诞世兄车骑参军新兴太守景世、景世弟宝世,诣廷尉归罪,并徙远州。
乾秀夺国。
世祖初,徙者并得还。
刘康祖,彭城吕人,世居京口。
伯父简之,有志干,为高祖所知。
高祖将谋兴复,收集才力之士,尝再造简之,值有宾客。
简之悟其意,谓弟虔之曰:“刘下邳频再来,必当有意。
既不得共语,汝可试往见之。”
既至,高祖已克京城,虔之即便投义。
简之闻之,杀耕牛,会聚徒众,率以赴高祖。
简之历官至通直常侍,少府,太尉咨议参军。
简之弟谦之,好学,撰《晋纪》二十卷;义熙末,为始兴相。
东海人徐道期流寓广州,无士行,为侨旧所陵侮。
因刺史谢欣死,合率群不逞之徒作乱,攻没州城,杀士庶素憾者百余,倾府军、招集亡命,出攻始兴。
谦之破走之,进平广州,诛其党与,仍行州事。
即以为振威将军、广州刺史。
后为太中大夫。
虔之诞节,不营产业,轻财好施。
高祖西征司马休之、鲁宗之等,遣参军檀道济、硃超石步骑出襄阳,虔之时为江夏相,率府郡兵力出涢城,屯三连,立桥聚粮以待。
道济等积日不至,为宗之子轨所袭,众寡不敌。
参军孙长庸流涕劝还军,虔之厉色曰:“我仗顺伐罪,理无不克。
如其不幸,命也。”
战败见杀,追赠梁、秦二州刺史,封新康县男,食邑五百户。
康祖,虔之子也,袭封,为长沙王义欣镇军参军,转员外散骑侍郎。
便弓马,膂力绝人,在闾里不治士业,以浮荡扌莆酒为事。
每犯法,为郡县所录,辄越屋逾墙,莫之能禽。
夜入人家,为有司所围守,康祖突围而去,并莫敢追。
因夜还京口,半夕便至。
明旦,守门诣府州要职。
俄而建康移书录之,府州执事者并证康祖其夕在京口,遂见无恙。
前后屡被纠劾,太祖以勋臣子,每原贷之。
为员外郎十年,再坐摴扌莆戏免。
转太子左积弩将军,随射声校尉裴方明西征仇池,与方明同下廷尉,康祖免官。
顷之,世祖为豫州刺史,镇历阳,以康祖为征虏中兵参军,既被委任,折节自修。
转太子翊军校尉。
久之,迁南平王铄安蛮府司马。
元嘉二十七年春,索虏托拔焘亲率大众攻围汝南,太祖遣诸军救援,康祖总统为前驱。
军次新蔡,与虏战,俱前百余里,济融水。
虏众大至,奋击破之,斩伪殿中尚书任城公乞地真,去县瓠四十里,焘烧营退走。
转左军将军。
太祖欲大举北伐,康祖以岁月已晚,请待明年。
上以河北义徒并起,若顿兵一周,沮向义之志,不许。
其年秋,萧斌、王玄谟、沈庆之等入河,康祖率豫州军出许、洛。
玄谟等败归,虏引大众南度。
南平王铄在寿阳,上虑为所围,召康祖速反。
康祖回军,未至寿阳数十里,会虏永昌王库仁真以长安之众八万骑,与康祖相及于尉武。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