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宋书(梁沈约 · 二十四史)第282页

既不自上,质露板亦不及焉。

太祖嘉璞功效,遣中使深相褒美。

太祖又别诏曰:“近者险急,老弱殊当忧迫耶。

念卿尔时,难为心想。

百姓流转已还,此遣部运寻至,委卿量所赡济也。”

始兴王浚亦与璞书曰:“狡虏狂凶,自送近服,伪将即毙,酋长伤残,实天威所丧,卿诸人忠勇之效也。

吾式遏无素,致境芜民瘠,负乘之愧,允当其责。

近乞退谢愆,不蒙垂许,故以报卿。”

宣城太守王僧达书与璞曰:“足下何如,想馆舍正安,士马无恙。

离析有时,音旨无日,忧咏沈吟,增其劳望。

间者獯猃扈横,掠剥边鄙,邮贩绝尘,坰介靡达,瞻江盼淮,眇然千里。

吾闻泾阳梗棘,伊滑荐遁,鸟集弦绝,患深自古。

承知乃昔寇苦城境,胜胄朝餐,伍甲宵舍,烽鼓交警,羽镝骤合。

而足下砥兵砺伍,总厉豪彦,师请一奋,氓无贰情。

遂能固孤城,覆严对,陷死地,觌生光,古之田、孙,何以尚兹。

商驿始通,粗知梗概,崇赞胆智,嘉贺文猛,甚善甚善。

吾近以戎暴横斥,规效情命,收龟落簪,星舍京里,既获遄至,胡马卷迹,支离沾德,复继前绪,《行苇》之欢,实协初虑。

但乖涂重隔,顾增慨涕,比恆疾卧,忧委兼叠,裁书送想,无斁久怀。”

征还,淮南太守,赏赐丰厚,日夕宴见。

朝士有言璞功者,上曰:“臧质姻戚,又年位在前,盱眙元功,当以归之。

沈璞每以谦自牧,唯恐赏之居前,此士燮之意也。”

时中书郎缺,尚书令何尚之领吏部,举璞及谢庄、陆展,事不行。

事见文帝中诏。

凡中诏今悉在台,犹法书典书也。

三十年,元凶弑立,璞乃号泣曰:“一门蒙殊常之恩,而逢若斯之运,悠悠上天,此何人哉!”日夜忧叹,以至动疾。

会二凶逼令送老弱还都,璞性笃孝,寻闻尊老应幽执,辄哽咽不自胜,疾遂增笃,不堪远迎,世祖义军至界首,方得致身。

先是,琅邪颜竣欲与璞交,不酬其意,竣以致恨。

及世祖将至都,方有谗说以璞奉迎之晚,横罹世难,时年三十八。

所著赋、颂、赞、祭文、诔、七、吊、四五言诗、笺、表,皆遇乱零失,今所余诗笔杂文凡二十首。

璞有子曰囗。

伯玉,字德润,虔子子也。

温恭有行业,能为文章。

少除世祖武陵国侍郎,转右常侍,南中郎行参军,自国入府,以文义见知,文章多见世祖集。

世祖践阼,除员外散骑郎,不拜。

左卫颜竣请为司马。

出补句容令,在县有能名。

复为江夏王义恭太宰行参军,与奉朝请谢超宗、何法盛校书东宫,复为余姚令,还为卫尉丞。

世祖旧臣故佐,普皆升显,伯玉自守私门,朔望未尝问讯。

颜师伯、戴法兴等并有蕃邸之旧,一不造问,由是官次不进。

上以伯玉容状似画图仲尼像,常呼为孔丘。

旧制,车驾出行,卫尉丞直门,常戎服。

张永谓伯玉曰:“此职乖卿志。”

王景文亦与伯玉有旧,常陪辇出,指伯玉白上:“孔丘奇形容。”

上于是特听伯玉直门服玄衣。

出为晋安王子勋前军行参军,侍子勋读书。

随府转镇军行佐。

前废帝时,王景文领选,谓子勋典签沈光祖曰:“邓琬一旦为长史行事,沈伯玉先帝在蕃囗佐,今犹不改,民生定不应佳。”

戴法兴闻景文此言,乃转伯玉为参军事。

子勋初起兵,转府功曹。

及即伪位,以为中书侍郎。

初,伯玉为卫尉丞,太宗为卫尉,共事甚美。

及子勋败,伯玉下狱,见原,犹以在南无诚,被责,除南台御史,寻转武陵国詹事,又转大农,母老解职。

贫薄理尽,闲卧一室,自非吊省亲旧,不尝出门。

司徒袁粲、司空褚渊深相知赏,选为永世令,转在永兴,皆有能名。

后废帝元徽三年,卒,时年五十七。

伯玉性至孝,奉亲有闻,未尝妄取于人,有物辄散之知故。

温雅有风味,和而能辨,与人共事,皆为深交。

弟仲玉,泰始末,为宁朔长史、蜀郡太守。

益州刺史刘亮卒,仲玉行府州事。

巴西李承明为乱,仲玉遣司马王天生讨平之。

废帝诏以为安成王抚军中兵参军,加建威将军。

沈攸之请为征西谘议,未拜,卒。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