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0页
请二人进禅堂内相见,礼罢坐下。
兄弟间别十余年,一旦相会,免不得叙些寒温,说些离别相念之意。
当下永清长老分付办斋管待。
问杜悦道:“这一位道者是谁,与兄同来光顾?”杜悦道:“我正为这道者特来见贤弟。
这就是高丞相部下镇南大将军林爷。”
永清长老慌忙起身稽首道:“失敬!失敬!”问道:“林爷正好享福,为何这般打扮做云游的模样?”杜悦即将林时茂出家情由,细说一遍。
永清长老道:“原来林爷为这个缘因。
既要出家,贫僧敝庵,极是僻静,人迹罕到。
况贫僧还有几张空头度牒、抄化文凭路引,待明日早晨,替林爷斋佛削发便了。”
林时茂拱手称谢。
当日晚斋已罢,各自安歇。
次日,永清长老办斋供佛,看经诵咒,林时茂跪在佛前,摩顶受戒。
削发已毕,长老代取法名,名为太空,别号澹然。
即将空头度牒一张填上法名,又有抄化文凭路引,俱付与林澹然收了。
在庵盘桓了旬余,林澹然思欲投梁,即便告行。
永清长老弟兄二人,苦苦留住。
又过了数日,林澹然辞长老坚执要行,永清长老和杜悦款留不住,只得办斋送行。
永清长老捧出一条熟铜打成的禅杖,一领缁色褊衫,一顶纯绵头褡,一个金漆钵孟,笑嘻嘻道:“这条杖子却也古怪,两月前有一禅和子,长眉赤脚,来此挂搭斋供,临去时道:‘无以为谢,愿留此物。’
贫僧再三不肯受,他道:‘权且收下。
日后可转法轮,施与一个盖世英雄,佛家领袖。’
不想今日却好遇着尊驾,正是法缘,伏乞笑留。”
林澹然收了,稽首称谢。
杜悦又赠白金二十两,以为路费。
林澹然道:“老师所赐,小僧不敢不领,老丈之赠,决不敢领。
既已出家,要此何用?”杜悦道:“些须之物,不足以报大恩,聊为路途薪水之助。”
林指然坚辞不受,杜悦亦不敢强,道:“既然不收薄礼,小人相送一程。”
林澹然道:“如此足感厚意。”
当下拜辞永清长老。
林指然道:“日后得有进步,必不忘吾师大德。”
永清送出山门,稽首而别。
林澹然同杜悦、苍头三人,一齐取路,行了一日,投店歇了。
次日行至河内地方万善镇前,三人腹中有些饥了。
见一村店,酒旗招扬、三人进店里坐下,叫酒保拿酒来。
这酒保烫热两壶酒,铺下些鱼肉菜蔬。
三人正吃之间,杜悦忽然泪下。
林澹然道:“杜公为何垂泪?”杜悦道:“小人非为他事悲伤,一来今日与恩主拜别,老朽年近七旬,风中之烛,朝不保暮;不知与思主还有相见之日否。
二来老朽止有一子,名成治,颇读兵书,亦通武艺。
自我未犯罪之前,令他去梁国投母舅麾下,图一个进身,谁知去后古无音信,十余年不见一面,未知存亡若何,常怀悒怏。
有此二事系心。
所以惨切。”
林澹然道:“俺为僧道的。
云游四海,与你虽然暂别,也有相逢日子。
便是令郎远投令舅,精通兵法,必不落于人后。
但不知令舅尊姓大名,目今为梁朝什么官职?”杜悦道:“妻弟姓傅名恽。
向来闻得人说守边有功,官为总兵统制,镇守南陵郡,管辖十三州、四十五县军民。
到梁朝问时,便知端的。”
林澹然道:“既如此,老文不必惨切,快修书一封,待俺带去,慢慢访问令郎消息。
若遇得机会送书与他,必然回来父子相会。”
杜悦拭泪称谢。
即借店主笔砚,写了书,封固已毕,送与林澹然。
澹然收了道:“古人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承君相送,已是数日,足见厚情。
就此告别,再留后会。”
杜悦算还酒钱,苍头挑着行李,驮了禅杖,三人走出店门。
行至三岔路口,杜悦道:“今此一别,实觉心中恋恋不舍,未知何日再相会也。”
林澹然道:“君今年老,不可忧郁,以伤天和。
相会有期,即此告辞。”
二人垂泪而别。
话分两头。
却说高欢一连数日不见林时茂来参,心下疑惑,差值日虞候往参府衙门查问。
此时参府军士一同虞候进高丞相府中回话,呈上文书。
高欢拆开放在案上,细细展看。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