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72页

少顷,见东南上金鼓震天,喊声渐近,漫山塞野,官军来到,排成阵势。

两下射住阵角,南军门旗开处,闪出一员老将,怎生打扮?

堂堂相貌白虬髯,铁甲笼袍锁子牙。

劣马如龙刀灿雪,威风凛凛胜

灵宫。

这老将军正是樊武瑞,手执钢刀,坐雪白马。

左首一员副将袁良臣,右首一员副将张雄,俱全身披挂,手挺长枪,身骑劣马。

杜伏威看罢,对薛举、查讷道:“来将甚是英勇,不可小觑了他,须设计以破之。”

薛举(目真)目大叫道:“大哥是何言语?长他人锐气,灭自己英雄。

不须一军相助,你看我单骑力擒此贼!”说罢,便手挺画戟,一骑马冲出阵前,大叫:“来将通名!”樊武瑞喝道:“吾乃骠骑将军樊武瑞便是。

汝岂无耳,不闻我英名,辄敢侵夺城池,杀戮百姓?”薛举听见是樊武瑞,不待言毕,跃马挺戟,杀过阵来,樊武瑞将刀架住。

两员大将抖擞精神,战五十合,不分胜负。

樊武瑞心下暗想:“这小小竖子手段高强,胜他不得,必须如此。”

提起大刀劈面砍来,薛举侧身躲过,樊武瑞带转马头便走,薛举不舍,放马赶来。

樊武瑞觑薛举来得近,掷起一把飞叉,劈胸刺来。

薛举早已照见,将戟杆拨开。

樊武瑞见掷他不着,暗暗称羡,口中大叫:“贼子慢来!”薛举喝道:“走的不算好汉!”说话未毕,又一把飞叉,贴右耳擦过。

薛举吃了一惊,不敢再追,拨马复回本阵。

樊武瑞回马赶来,叫道:“泼贼快快下马受缚!”渐渐赶上。

薛举看樊武瑞马头不远,横担画戟,取弓搭箭,飕地一箭射来。

樊武瑞正赶,猛听得弓弦响,连忙躲闪,一箭射中头盔。

樊武瑞奋怒赶上,薛举回马又战,两个大展神威,再斗三十合,不见输赢。

官军队里恼了一员虎将张雄,挺枪骤马,出阵助战。

北军队里正先锋常泰出马,接住厮杀。

斗了十余合,张雄被常泰一枪刺于马下。

袁良臣大怒,跃马挺枪,直取常泰。

曹汝丰手舞大刀,骤马迎敌。

数合之中,曹汝丰卖一破绽,拨马回阵。

袁良臣放马追来,曹汝丰翻身一刀,袁良臣躲闪不迭,伤着左臂,负疼跌于马下,众军士擒缚回城。

樊武瑞见张雄、袁良臣二将落马,心慌胆怯,不敢恋战,倒拖大刀,落荒而走。

薛举骤马来追,樊武瑞奋勇杀出阵后,走不上一二里,只见彩旗招扬,金鼓喧天,闪出一员少年大将,正是大元帅杜伏威,喝道:“樊贼体走,快快下马!”樊武瑞大怒,提刀冲杀。

后面薛举又到,二将夹攻。

樊武瑞措手不及,被薛举生擒过马,掷于地上,众军缚了。

有诗为证:

老将驰驱已白头,提刀矍铄觅封侯。

早知一旦英名丧,悔不林泉作远游。

官兵无主,抛戈弃甲,奔走逃生。

班僖、梅先春遥见樊武瑞被擒,惊得魂不附体,放马而逃。

可怜沈通判走不迭,死于乱军之中。

杜伏威催军大杀一阵,官兵尸如山积,流血成河,夺得马匹器械极多,降者甚众。

鸣金收军入城,府中坐定,大赏三军,犒劳诸将。

牙将等解樊武瑞、袁良臣二人到来,站于堂下。

薛举咬牙切齿,大骂道:“逆贼死奴,是吾杀父大仇,今日被擒,尚敢不跪。

先剜汝狗心,沥血以祭亲灵,然后碎尸万段!”袁良臣连忙双膝跪下,樊武瑞挺立不跪。

薛举大喝道:“泼贼何为不跪?”樊武瑞面不改色,笑道:“我这一双膝,不屈于人久矣。

大丈夫视死如归,今被汝擒,有死而已。

任凭鼎烹锯解,剖腹剜心,有何惧哉!”薛举大怒,拔剑欲砍,杜伏威双手扯住,劝道:“樊公威武不屈,真丈夫也!此等豪杰,世所罕见,吾甚敬之。

二弟看愚兄薄面,乞恕其罪。”

薛举道:“大哥之命,焉敢有违,只是戴天之仇,何可轻放。”

樊武瑞道:“我与将军并无半面之识,有何戴天之仇?果尔延颈受戮,亦须说明。”

薛举道:“汝记得十年前,剑山薛大王讳志义的否?”樊武瑞听了,方才醒悟,大笑道:“原来为此!当初剑山薛志义恃勇掳掠,火焚了妙相寺,杀死和尚,大败官兵。

梁主颁诏,令陈元帅同我等收剿。

此时奉诏讨贼,君命所使,不得不然,亦不知是将军先尊也。

今将军为父报仇,吾愿就戮。”

说罢,伸颈受刀。

薛举掷剑于地,双手抱住道。

“非敢忘父大仇,实缘将军英杰之士,不由人不爱慕!既出于无心,某岂忍加害?”即忙解了绑缚,脱自己锦袍,披于樊武瑞身上,纳之上座。

史官赞曰:

武瑞樊公,铁石心胸。

临难不屈,克全孤忠。

松柏逊节,莫邪让锋。

伏威明达,延揽英雄。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