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31页
沿墙而走一箭之地,乃是一座高庭大宇,当门一座三层四滴水玲珑砌就牌楼,上有一个朱红扁,扁上金字写着“清虚境”三字。
转入门楼里,是三间大院落,两侧长廊。
二仙领杜伏威从西首廊下而进,敞庭上静悄悄并无人迹,果然是一点红尘飞不到之处,惟见阶前白鹿成群,仙禽逐队。
三个行人敞庭,杜伏威抬头看上面时,只见龙楼凤阁,画栋雕梁,囗囗高大,上插云霄,珠王之光,灿烂夺目。
四围紫玉栏杆,上下珠红门扇,内外俱是白玉石砌地。
地上珊瑚、玛瑙、琅(王干),奇珍异宝,不计其数,看之不足。
少顷,两个紫衣女童邀道:“天主专候,杜郎可速上楼来。”
二仙领着杜伏威,打从侧首扶梯上去。
那根扶梯却是一株紫檀做就的,上得楼时,惟闻异香喷鼻,祥云缥缈。
杜伏威步入楼中,上首金珠宝座之上,坐着一个真人,即是天主了。
生得骨瘦如柴,面黑似漆,头颅上披几绺黄发,耳珠上挂一对金环,双眼有光,长眉盖颊。
身上披一领阔领大袖柳青道袍,腰边系一条八宝缀成藕褐绦,赤着一双红脚,高高坐在上面。
杜伏威近前,倒身下拜。
拜罢,长跪于前。
天主开言道:“杜郎别来无恙?请起讲话。”
杜伏威起身,恭恭敬敬侍立于傍,不敢动问。
天主唤玉女献浆。
紫衣女童捧出一个真珠穿的托盘,四个碧玉茶盏,满贮雪白琼浆,异香扑鼻。
杜伏威接上,一吸而尽,其味甘美清香,顿觉身体轻健,气爽神清。
立了一会,天主道:“杜郎年登几何,那方人氏,因甚事打俺荒山经过?”杜伏威答道:“小人年登二八,本贯岐阳郡人氏,不幸幼年父母双亡,幸倚一位有德行的释家姓林,号澹然,抚育成人。
今因先祖身亡,特送骸骨回乡埋葬。
路阻大溪,幸蒙二仙长扁舟济波,指引得见天颜,三生有幸。”
天主笑道:“汝之出处,俺已知之,试问之以卜信实否,果是诚笃君子也。
你那住持林澹然,非凡世之人,乃俺传教第一座弟子,因犯了酒戒,谪下凡尘,历千磨百难,方成正果。
尔亦非他,是俺掌管丹炉的童子,因污子混元天尊牌位,贬伊下界,受些折磨。
汝可济民利物,归于正道。”
指着二仙长道:“此二人也是俺的徒弟,特教他引尔来见一面,然后回岐阳郡去。”
杜伏威听罢大喜,再拜稽首道:“弟子凡胎浊骨,不知往事,今得祖师指示,大梦方觉。”
二仙长立于座侧,微微而笑。
天主又令金童玉女摆下酒席,白玉石桌上,排列龙肝凤髓,火枣交梨,玉液琼浆,珍馐异果。
天主上坐,姚会、褚崇阳、杜伏威侍坐于傍。
酒至数巡,褚崇阳问道:“杜郎亦曾晓得什么技能否?”杜伏威道:“弟于凡愚痴蠢,只通武艺,若技能之事,一无所知。”
姚会道:“君平日亦好琴否?杜伏威道:“琴乃雅乐,格神灵,养性情,其妙无穷。
平素虽爱,奈何未曾习学,不解音律。”
天主道:“真卿可操一曲与他听。”
紫衣女童取出一张白玉古琴,异常奇美。
这姚真卿接了,放在玉桌上,和起弦来,命女童焚起一炉龙涎旃檀香。
姚真卿端坐,弹一曲商角之调,为《神化引》,果然音韵悠扬,指法精妙。
天主又唤褚一如:“你也弹一曲。”
一如承命,转轸调弦,改为蕤宾调,鼓一曲《潇湘水云》,更是清逸,令人有遗世之想。
弹罢,天主教二真人就传此二曲与杜伏威,杜伏威欢喜拜受。
二真人教了数遍,杜伏威吃过了仙撰,不觉腹智心灵,立时就会了,心中暗喜。
天主又道:“二卿再弹《广陵散》之曲,与杜郎听。
此曲自嵇仙去后,无人知得。
卿可传与杜郎,以为他年作合张本。”
姚真卿承命,先弹一遍与杜伏威听。
弹毕,果然音韵不从人间来。
然后褚一如传与杜伏威,原来是慢商调,小序三段,本序五段,正声十八拍,乱声十拍,杜伏威俱学毕。
天主道:“后边还有后序八段,方成一曲,今日且不要传完。”
杜伏威叩首禀道:“蒙祖师赐教,如何不传完?”天主道:“其中有一段姻缘,汝当成就,故留此有余不尽之意,以待他年天缘凑合。
汝当记取。”
杜伏威不敢多言,心中暗想:“只这般弹得,已为绝妙,何必传完?”只见褚崇阳开言,禀出一句话来。
正是:
高山流水知音少,不是知音不与弹。
不知诸真人说出什么话来,且听下回分解。
------------------
第二十三回 清虚境天主延宾 孟门山杜郎结义
诗曰:
琼楼开宴待佳宾,一派箫韶声彻云。
凤髓龙肝盛玉器,交梨火枣贮金盆。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