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98页

张太公阻道:“老师不可轻信其言,彼是脱身之计。

若放他时,又要作怪。”

澹然道:“不妨,任彼腾那变化,出不得俺手里。”

便拔起虾蟆之针,口中念了解咒,麻囗刺依然好了,立起身来,对澹然稽首,澹然答礼。

麻囗刺整衣肃容,叩齿念咒,踏罡步斗,观想凝神。

倏忽之间,数道金光从西而至,半空中彩云之上,现出韦驮尊者法像。

有《西江月》为证:

凤翅金盔耀日,连环锁甲飞光。

手中铁杵利如钢,面似观音模样。

脚下战靴抹绿,浑身绣带飘扬。

佛前护法大神王,魔怪闻之胆丧。

林澹然见了尊者金身。

欣喜无限,率领太公等焚香顶礼,麻囗刺亦俯伏于地,齐声念佛。

半晌后,渐渐彩云散去,韦驮不见。

林澹然邀麻囗刺同入禅堂,对佛立誓,拜为兄弟。

忙整素斋款待,放出行童同坐吃斋。

二僧各诉衷曲,互相敬服。

澹然又问:“永龄庵内,向有妖怪迷人,贤弟可曾见否?”麻囗刺道:“有一小怪,弟已除之。”

张太公问:“是何怪物?”麻囗刺道:“咱初入庵,夜间打坐,忽听小徒马哈笃叫喊,急出瞧之,见一黄鼠,嘴尖耳大,其形若豕,遍体黄毛光亮,追逐小徒。

幸小徒有些膂力,拿一条木棍,与他厮斗,被咱一剑斩之。

小徒剥其皮,剔其骨,炙其五脏,烹其肉。

其味似饴,其色如玉,饱食一月,便宜了哈笃。”

众人抚掌大笑,方知是老鼠作怪。

当晚留住麻囗刺庄内宿了。

次蚤麻囗刺作别,林澹然捧出戒刀还了,劝化道:“俺等皈依三宝,但宜谨持道法,以作梯航,岂可恃此妄行,轻慢衣钵?况争王图霸,非俺僧家之事,一有差跌,难免轮回。

贤弟速宜灰却雄心,涤除旧染,逍遥西土,无灭无生,也不枉出家人证果。”

麻囗刺感悟,稽首道:“承禅师良言,敢不佩服。

自此打破迷关,永不受恶缠矣。”

林澹然送出庄门,麻囗刺师徒二人飘然去了。

后来麻囗刺隐居西番山岛中修道,将法术武艺尽传与侠士徐洪客,扶助张仲坚里应外合,夺了扶余国,做了国主。

数年之后,张仲坚复举大兵,助徐洪客杀入锡兰山国,逐出国王,自立为主。

此是后事,别有传记不题。

且说张太公主仆别了林澹然,入城去了。

这近庄邻人,个个赞叹林澹然法力无边。

自此远近传扬,名驰四海。

有诗为证:

大道从来不可贪,贪嗔正亦入邪关。

慈悲却乃真威武,荡涤魔心上法船。

林澹然自此无事。

一日见天色晴和,春光明媚,备办了酒果素食,令道人提壶挈盒,和苗知硕带了薛举,一同出城北踏青游玩。

但见士女往来,纷纷不绝。

正是:

香尘逐车马,美酒醉笙歌。

有词为证:

郊原春透,花压垂堤柳。

满目繁华如旧,正是清明时候。

轰轰宝马

雕轮,纷纷翠袖红裙。

一样寻芳拾翠,何妨僧俗同伦。

三人闲玩,沿溪信步而行,同进一座花园内石凳上坐了。

举目观看,端的好景致也。

但见:

新篁池阁,花雾楼台,几多曲径护幽栏,数处小桥通活水。

假山高耸,

下面有石洞玲珑;亭榭精奇,中列着翠屏宝玩。

色铺锦绣,生香不断。

交花韵奏笙簧,乐意相关禽对语。

转过了桃花径、杏花坞、梅花庄、李花弄,方走到雕檐斗角百花亭;穿过这牡丹台、芍药栏、蔷薇屏、茶囗架,才显出净几明窗千佛阁。

双双白鹤长鸣,两两鸳鸯交颈。

荷花池内,鱼翻

玉尺戏清波;来凤轩前,鹦吐人言称佛号。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