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204页
遂把张善相避难入园,春香丫头瞒着夫人,与他东轩私合,偷玉人赠张善相,欲娶为妾之事,细细说与夫人:“因此这玉人原是故物。”
夫人听罢,毕竟疑心那日黑早张善相误入清晖堂之事,终未释然,只得含糊应道:“原来是这丫头偷了。
蒙圣恩钦赐荣归,了此良姻,又加大爵,正为双喜。
只是女儿病体十分狼狈,如何合卺?”段韶笑道:“夫人不须烦恼,赤绳所系,自然辐揍。
我与你同去看女儿病体若何。”
夫妻二人到小姐绣房内来,灯光之下,见女儿倚桌假寐,令丫鬟轻轻说知。
小姐抬头见父亲来到,勉强支撑,叫一声“爹爹”,依然垂头隐几,不能再言。
段韶看女儿时,伶什瘦弱,形容枯稿,貌若残花,远山颦蹙,全不是旧时模样,不觉泪下,问道:“我儿病体,近日少减些么?”小姐勉强答道:“从爹爹去后,病势日加沉重。
前闻战胜回朝,略觉身子可些。
数日来不知怎地,心窝作痛,梦寐不宁,口渴心烦,不思饮食。
前者与爹爹玉人,曾带来与孩儿否?”段韶笑道:“良缘天定,玉人今已成双,我儿收了。”
说罢,袖中取出一对玉人,递与小姐。
小姐接在手,辗转细玩,果是原物,喜不自胜,笑道:“爹爹此物从何而得?乞与孩儿说知。”
夫人道:“你爹爹奉诏讨贼,内中有一少年大将,用计因你爹爹在于山谷,不期那大将就是后园避难的张郎。
他结义弟兄杜伏威、薛举共聚义兵,据城夺地,势不可当。
却为你亲事,愿归服朝廷,散了军马,随你爹爹班师面圣,朝廷俱授高官显职,镇守边疆。
又赐张郎龙烛金花、锦袍玉带,择日与你成亲。
这玉人,张郎送与爹爹的聘礼。”
小姐听罢,笑逐颜开,便起身道:“原来如此。
这一会觉心中宽爽,身体轻松,吃些茶汤也好。”
段韶与夫人十分欢喜,叫丫鬟快拿人参汤,小姐吃了,气爽神舒,病体好了一半。
夫人分付小姐宽心调养,好生将息。
二人归房措办妆奁不题。
自此之后,小姐病体日渐痊可,饮食如旧,不数日,便觉花容精彩,玉体妖娆。
段韶选吉日成亲,至期大排筵席伺候。
此时衣冠满座,贺客盈门。
大女婿张雕亦乘轿前呼后拥来贺喜,送上礼帖,开的是锦段十端、玉带一围、牙笏一执、金台盛四副、豸补金花,外析仪一百两、羊四囗、酒四樽,牲礼之类,不计其数。
球瑛小姐亦回家省亲,兼贺双喜,亦备厚礼,皆是珠翠玉珮之类。
母女姊妹相逢,不胜欢乐。
张雕头戴乌纱,身穿大红绣服,犀带皂靴,先贺了岳丈段韶,次与杜伏威等诸亲相见。
杜伏威等俱是锦袍玉带,威仪整肃。
次后与张善相行礼。
善相头戴乌纱,身穿妆花团龙织锦大红袍,玉带皂靴,丰采异常,宛如文昌临凡。
张雕让张善相是新郎,不敢占右。
张善相逊张雕是大姨夫,又不敢占先。
张雕道:“今日特来奉贺,思皇兄新客也,何必过逊!”张善相道:“姻娅论之,张兄居长,齿爵皆尊,焉得不让!”逊了半日,张雕只得占右相揖,又回逊善相转右再揖,次序而坐,交问表号,叙些亲谊。
后说及双玉人重逢之妙,众皆啧啧称羡。
段韶又谈及二女大瑛、小瑛,得配二婿大张、小张,一文一武,富贵双全,世之罕有,只听得堂上堂下一片奏动,鼓乐笙箫聒耳,欢笑盈门。
少焉吉时已到,堂上点着一对钦赐的合卺龙烛,堂前垂挂珠帘,大张花灯,悬红结彩。
小姐头戴珠凤冠,身穿霞披绣袄;张善相换了束发紫金冠,身穿御赐锦袍,腰系蓝田玉带。
前后簇拥,同上华堂,瞻拜花烛,鼓吹细乐,迎入洞房。
这一段姻亲非同容易,不比寻常,千古奇逢,百年佳遇。
有(乐春风)词为证:
龙烛摇红,金花耀目。
漫夸双玉重逢,试看鹊桥初度。
绣帷深处,
列笙歌,纤手同携,把香肩并(身单)。
俊杰娇娃生一对,彩凤文鸾共舞。
须
知道,天赐姻缘证果。
段韶陪杜伏威等饮宴,夜阑方散。
张善相与小姐同铁合卺之杯,共效于飞之乐。
花烛下张善相取出罗帕半幅,付小姐道:“玉人先已成双,此帕今宵作合,小姐之帕安在?”小姐亦出罗帕半幅与张生道:“自君之别,妾谓此生未必再会,岂料今夕果得成双!”遂命春香缝作一幅。
张善相笑道:“留取此帕,海棠枝上拭新红也。”
小姐道:“使妾那夜与郎苟合,今日复何面颜?妾终日思君,作回文诗二首,出以请教。”
张善相看罢,大喜欲狂,因说:“小生出门之时,亦有二词托春香姐寄与小姐,未审见否?”小姐道:“未见。”
春香笑道:“呀,是妾忘了,不曾送与小姐。”
急向奁中检出。
小姐看毕微笑。
春香道:“夜色深沉,二位请自安息,明日叙阔。”
说罢,垂帏而去。
张善相忙牵其衣道:“姐姐,今夜何以发付小生?”春香附耳低言道:“小姐在此,贱妾何敢?应须明日上奴床。”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