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92页
且说陈元帅定下计策,将薛志义诱落陷坑杀了,驱兵扫荡山寨,就如风卷残云,把这些喽啰杀得七零八落。
一面收抬金银财宝、粮食货物,装载上车,送入营中,一面放火焚烧山寨。
又差军四围远近,搜杀余党。
即日班师,回至钟离郡。
知府邵从仁迎接入城,府厅上饮太平宴,庆贺大功,赏赉军卒。
数日已毕,军马奏捷回京。
一路无话,直抵建康,陈玉率领樊先锋等,入省院参见谢、牛二枢密。
陈玉将征剿薛志义功劳细陈一遍,递了功劳簿,进上财货等物。
谢举、牛进大喜。
次早朝见武帝,备奏此事。
武帝传旨,升陈玉为都督府左督大将军,先锋樊武瑞、施大用、夏景,知府邵从仁等,各升三级。
随征军士,俱各犒赏不题。
再说沈全、胡小九和贞儿在土穴中藏身躲难,怕有搜山官兵,不敢出洞,忍饥受饿,存了数日。
幸而荒僻去处,无人寻到。
打听得官军退去了,方才敢离穴,一步步担着干系,取路往北而行。
出了村口,两个上饭店吃些酒饭又走。
胡小九道:“如今和你计议,往那里去安身是好?”沈全道:“我已筹画在此。
他处难以藏身,不如奔入梁州,东魏去投林住持。
寻着三大王,另作生计。”
胡小九道:“我也是这般想,只恐关隘有阻,怎的过去?”沈全道:一自古说,有钱十万,可以通神。
若有人拦挡时,用些钱财,自然脱身过去。”
二人穿了破损衣服,装做乞丐模样,抱着贞儿,一路小心而行。
走了数日,已近古崤关口,乃是梁、魏两国交界去处。
胡小九抱着贞儿,沈全提着破篮,拄了竹杖,正要过关。
两个管关军士,劈头拦住,喝道:“站着!我看你二人身上虽然褴褛,规模生得雄壮,决不是求乞的。
莫不是不良之人?解开衣服,担检明白,方才放你出关。”
胡小九垂泪道:“小人两个原不是乞丐之人,负一身莫大冤枉,逃难至此,望乞二位长官怜悯,放我过去,实是再生之德。”
一个军士喝道:“胡说!有甚冤枉?决是奸细。
拿去见关主,查问端的,方可放行。”
沈全哀求道:“小人两个不是奸细。
因无生理,投托吴郡一富户为门客,家主石音,是一奢遮豪杰。
大妻乔氏无子,娶一妾名为似兰,生下小人手中抱的小主,年方二岁。
不想家主病亡,主母乔氏,听弟乔三唆哄,将妾似兰药死,乔三谋夺家财,又要将小主暗害。
小人等拚死救出逃难。
乔三知觉,用钱买嘱官吏,告小人两个盗财脱逃,出牌逮捕。
若被捉去,小人等死不足惜,只是可怜见小主被他害了,绝了石门后代。
望二位开天地之心,救拔小人三个性命。”
说罢,泪如雨下。
胡小九就在破衣袋中,摸出两小锭白银,约有三两多重,递与军士道:“没甚孝顺,止有这两锭银子,是小人救命之物,奉与二值长官买酒吃。
我等自沿路求讨,度口而逃,乞求方便则个。”
那两个军士见沈全说得苦楚,心里也有些动情,又见了这两锭银子,一个接上手,一个道:“可怜他两个倒是义士,舍生救主。
自古天上人间,方便第一。”
取一锭银子递与沈全道:“看你苦恼,还你这些去做盘缠。
快走,快走。”
沈全、胡小九谢了,拽开脚步,径出关外。
二人暗暗说道:“好干系,险些儿露出事来。
不是我两个这张嘴,怎能彀脱离虎穴!”二人不胜之喜。
走了数里,却是荒僻村坊,觉得有些饥渴。
只见路口一座酒饭店,且是住得好。
但见:
前流溪水,后植桑麻,四围垂柳绕低墙,几树娇花迎酒囗。
鸡鸣屋
角,打柴樵子初回;犬吠篱边,沽酒游人突至。
炊烟直上,新醪未熟酒先
香;炉火偏红,烹宰方完肴味美。
当炉村妇,虽不比文君,也浓画两道远山眉;掌灶酒生。
辱没了司马,也单吊一条犊鼻绔。
正是门临冲要生涯
好,路达通衢车马多。
二人抱着贞儿。
奔入店里,拣副洁净座头,将贞儿放在桌上。
叫酒保先打几角酒来,摆下菜蔬鱼肉之类,开怀对饮。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