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77页

数日之间,黄松已回了,入帅府参见杜伏威,禀道:“小将领元帅严命,径到岐阳。

不期岐阳郡时疫大作,男女死者塞道,元帅宗族俱搬移无觅。

小将寻问土人,指引到杜府基址,已是一片白地。

月夜悄悄掘开培土,果见有骸骨二副。

小将细细检出,用宝瓶盛贮,谨奉在此,覆元帅钧命。”

杜伏威大悦,排宴洗尘。

将叔婶二副骨瓶,一并寄予翠微观中安顿祭祀,不在话下。

再说曹汝丰辞别杜、薛二元帅之后,取路往定远县来,一路无话。

已到剑山岭下,人酒店沽一壶解渴,乘空问及店主老人昔年官兵往剿薛判官之事。

店老人叹道:“可惜一位济困怜贫的豪杰,不幸死于非命!当日官军去后,老拙这村中前后的百姓,皆感薛大王恩惠,无不伤感。

地方人等,不忍尸骸暴露,即挑土覆掩其尸。

后梁武帝既崩,侯景篡位,天下荒乱,村中生出几只大虫来害人。

一日早晨,前村童保正过岭公干,走至岭上,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径扑将来。

童保正惊倒,自料必落虎口,不能复活。

忽见一个大汉,雄躯黑脸,手执铁枪,大踏步将虎逐下岭去。

童保正得了性命,回家与人言及此事,却去村前村后访这大恩人报答,并无踪迹,方才省得这黑大汉非别,乃是薛大王显圣。

因此童保正备办牲礼到坑边祭献,教人掘开土,取骨贮瓶埋葬。

不期是个僵尸,皮肉分毫不坏,只头颅被朝廷取去。

众人惊异,保正在了高手匠人,照依薛大王面容,用香木雕成一个头,接在腔子上。

买了棺木,将尸穿了新衣,殓人棺,葬在坑内,垒上成坟,栽种树木。

又是童保正为头,纠集乡民银两,于坟侧造一座祠堂,妆塑薛大王金身,四时祭祀,甚是显灵,求风得风,求雨得雨,疾病灾异,祈祷无不灵应。

百姓动了申文,县官转申本府,府申上司,奏闻朝廷,钦奉太宗皇帝圣旨,敕封为黑虎大王,本村土地正神,至今极是灵感。

立碑一座,上有四句赞道:

神威赫赫,虎豹潜踪。

庇民福国,血食无穷。

曹汝丰道:“在下姓曹,这薛大王与在下原系表亲,今日回乡经过,有感于怀,故此动问。

乞店主指引坟庙前一拜。”

店老人即同曹汝丰到土地庙来,只见庙门首悬着一个朱红牌额,上刊七个大金字道:灵显黑虎大王庙。

曹汝丰进庙拈香,拜了四拜,仔细看那神像,果然生得神威凛凛可畏。

庙祝留茶,茶罢,店老人领到坟上来看,见周围树木森森,南首坟莹高耸。

曹汝丰看了一回,复到店中,晚上秤些银子,付与店主道:“明早烦老翁备办猪羊祭礼,到庙中祭献,以表在下亲情。”

店老人允诺,收了银子。

次早杀猪宰羊,办备祭礼。

店主人陪曹汝丰往庙中条赛已毕,就请本村耆民乡老,共饮一醉,以酬其意,席罢散去。

曹汝丰辞了店老人,取路而回。

到朔州府,军校通报,杜伏威唤入参见毕,曹汝丰将薛志义显圣救民,童保正造坟建祠,奉旨敕封与祭献之事,细说一遍。

杜伏威、薛举大喜道:“正直为神,此理不谬。”

重赏曹汝丰。

薛举道:“我们日后取了钟离郡,必须大建庙宇,以为万年香火。”

此时甄教择日已定,将杜都督和夫人、桂姐三个骨瓶,葬于新坟右首正穴之中;将杜应元、孔氏骨瓶,瘗于新坟左首偏穴。

落土事毕,延请僧道做七昼夜道场。

水火炼度,荐拔先灵,兼超度杀戮横死亡魂。

费了偌大钱粮,方得完事。

忽军校报朱将军来到,杜伏威请入帅府,参拜已毕。

朱俭道:“久违二元帅钧颜,特来奉候起居。”

杜伙成道:“生受你远路风霜。”

即排宴庆贺。

当夜薛举对杜伏威道:“我等在此安享,不知林老爷安否若何?久困征战,失于问候,须差人问安,方免住持悬念。

二来张三弟间阔已久,亦须致书接他来此,共图大业,才见兄弟结义之情。”

杜伏威道:“我心下也常常如此想。

贤弟言及,正合吾意,不如就差朱俭前去。”

薛举道:“朱俭曾去过的,正好,正好。”

当下修书二封,黄金十锭。

分付朱俭:“到广宁县去见了林住持爷,即和张官人同来,不可羁滞。”

朱俭藏了书信黄金等件,拜辞杜、薛二元帅,即忙上马,取路出城,往奔河东郡来。

话分两头。

却说张善相自与杜伏威分手之后,林澹然将兵书三卷传授与他,日夕讲诵,深知兵法,熟谙玄机。

次后林澹然又嘱付薛举到延州郡救杜伏威去了,张善相独自一人,只觉凄凉寂寞,闷坐无聊。

抛撇了六韬三略,堆积着万恨千愁,每日带两个家憧,挟一张弩弓,出城射猎遣问。

一日,张太公有个义子张楠,在外为商。

买得一匹好马回家,送与太公。

太公欢喜,唤家僮好生着养,笑道:“老年人有了这副脚力,出入甚便。”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