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83页

众皆大惊。

马瑞进堂上叩头请罪。

牛进喝问:“汝等怎不用心,以致兵败?”马瑞道:“非小将不用心,乃史院判之过。”

牛进怒道:“汝乃武士,史院判只系文臣,汝今大败而回,反推他人之过。”

马瑞道:“不知何处来这一伙强寇,甚是猖獗。

为首一将,武艺高强,手提大斧,骁勇无敌。

以下喽啰,人人精锐。

小将追及之时,彼已预有准备。

小将欲排阵交锋,史院判执定说不须布阵,小将奋勇先出,和那贼厮战。

那贼败逃,催军追赶,不期赶至钟山,突出大队人马,将我军分作两截,前后夹攻,首尾不能相顾。

史院判死于乱箭之下,小将独力不支,只得回马。”

牛进大怒道:“惯战之将,不知兵法!须信佯输诈败,必有伏兵,如何不小心提备,反遭贼寇之败,又丧了史院判性命?这分明与贼通谋;反归罪于他人。

败军之将,有何面目来见!”喝左右将马瑞枭首示众。

谢举急止道:“不可,不可。

胜败兵家之常,不知虚实,误败一阵,非故纵也,且未可自残手足。

但削去官职,待后立功赎罪。

我等且议大事,以覆朝廷。”

牛进道:“本该斩首,谢大人劝免,削去本职,待立功之日,另行区处。”

当下叱退马瑞。

谢举道:“皇城内地,前清宁卫申报,牢中逃脱死犯一名李秀,系林和尚窝主,今又被贼盗放火杀人,伤了官军,杀了院判一员,我等枢密院官,体面安在?圣上问及,何以答之?”牛进道:“不知何方来此强寇,如此猖獗。

或就是逃犯李秀勾引来的,亦未可知。

若不早除,国家大患。

我思非林澹然那秃厮。

不能如此大胆横行。”

谢举道:“那林和尚虽然触驾而逃,倒也是一个刚直汉子。

这一场事,分明是钟守净自取其祸。

既为僧家,不守戒律,贪淫败德,反怪同袍之谏,诬林澹然私通外国,逼得他无地容身,故此啸聚亡命强徒,放火杀人,害了许多无辜生灵,又复损官杀卒,其势不小。

奏过圣上,必须发精兵能将征剿,事不可缓。”

牛进道:“大人所见,正合吾机。

只索速奏,请发兵征讨。”

二人说话间,忽报一人飞马而来。

近前下马,入内相见,却是内宦洪侗。

怀内取出手诏道:“万岁爷闻知妙相寺被火,僧人道变,速速宣二位枢密商议大事。”

谢举、牛进急具朝服,上马入朝。

到金銮殿拜舞已毕,武帝道:“五更时分,朕闻有火,披衣起来,见火光冲天,喊声震耳,朕心骇然。

今早方知是妙相寺被盗焚劫,卿等岂不知之?钟守净生死若何?”牛进道:“满寺僧人,不留一个。

钟守净压死于墙下,尸首尚存。

臣中年止有一子幼小,因到寺中烧香,亦遭焚死。

寺院尽为灰烬。

臣已上表奏闻,即差骁骑校尉马瑞领军追剿。

叵耐那贼乃是昔日逃僧林太空为首,劫去窝犯李秀,率领凶徒数百,精勇无敌,马瑞反遭其败,院判史文通监军,亦遭阵亡,被他脱逃而去。

伏乞圣旨,兴大势人马,拣选良将征剿此贼,方除国患。”

武帝听罢,潸然泪下,道:“何期钟守净仁善真僧,不能圆寂归西,可怜横死于岩墙之下。

敕命合龛,好生焚化建塔。”

又道:“皇城去处,有寇如此,边隅之地,更当若何?若不早除,诚为腹心大患。

二卿职司枢密,速宜遣将出师,捕此恶僧,斩为万段,以消朕恨。

赐卿便宜行事,不必奏请。”

牛进、谢举谢恩而退。

回枢密院,将妙相寺被焚及官军杀伤情由,备细行下文书,各府州县查检深山僻岭、边海沿湖,如有贼寇潜藏,本郡官员,速宜申奏,以便本院发兵征剿。

如本境官员有能剿捕贼寇,擒获解京者,连升二级。

倘知而不奏,纵贼养奸者,拿问治罪。

这文书雪片也似行下各府州县去。

却说钟离郡太守姓邵,名从仁,字德甫,为人慈祥清慎,莅任未及一月。

当日升堂理事,接得枢密院文书看毕,对承行书吏商议道:“目今建康妙相寺被寇放火杀人,恣行劫掠,不知何方盗贼,如此强梁?今枢密院行下文书来,着各府州县捱查申奏,汝众人可知本郡所辖各县地方,何处险峻幽僻,可藏贼寇,一一查报,以便申奏。”

内中一个老成书手禀道:“本府所管州县一带,都是西北偏僻之境。

其中山岭甚多,啸聚剪径的,不止一处。

只有定远县剑山极其险峻,周围百里。

山顶有一寺,名弥勒寺,内藏一伙强人,尤为凶险。

为头三个大王,智勇兼全,部下聚集千余亡命之徒,专一打家劫舍,白日抢掳。

本府与各州县老爷,屡次招军剿捕,不能取胜。

近日招军买马,其势愈大。

数日前人传皇城被盗,焚寺杀人,沿路劫掠,都谅着是这伙强寇。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