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93页
秦伯建道:“明早就着孙参谋前去通说投降之事,若待以礼,即便投降;如若骄慢,另作区处。”
众官商议已定。
次日,城上竖起降旗,杜伏威见了,令军士撤围,暂退一箭之地。
少顷,孙是梧出城,步行到寨。
见了杜伏威,行礼已毕,献上降书。
杜伏威大喜,待以上宾。
孙是梧道:“卑职无才贱士,何劳将军重礼?”杜伏威道:“久仰参谋盛德大名,今得一见,足慰下怀。”
孙是梧道:“秦府丞使卑职归降,非贪富贵,实为一城生灵。
将军进城,勿伤百姓,将军之大德也。”
张善相道:“古人云:‘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
我等兴义兵以除暴乱,正为救百姓于水火。
今参谋以此见教,足征爱民。”
随即号令三军,进城时不许惊扰百姓,若妄杀一人,妄取一物者,定按军法。
孙是梧拜辞杜伏威,复入城内,将杜伏威待以宾礼,号令三军之事说了。
秦伯建大喜,率领大小官员,一齐白衣素冠,步行至杜伏威寨里拜降。
杜伏威设宴款待,宴罢进城,秋毫无犯,百姓安静如故。
当日捷书到朔州郡,查讷委王骐掌领郡事,自却单马来见杜伏威道:“今日兵威大振,元帅可将得胜之军攻掠旁郡,管取兵不血刃,唾手而得,不宜迟缓。”
杜伏威道:“军师之言甚善。”
随遣薛举领兵五千取静宁州,常泰领兵五千取固原州,缪一麟领兵五千取高平县,杜伏威自领马步军三万随后,取岐阳郡。
其余军马,尽随查讷守城。
薛举、缪一麟、常泰分头领军攻取三处城池,俱望风而降,果然不动张弓只矢,连得二州一县。
三将回兵,都随杜伏威一同往南进发,来取岐阳郡。
一路里军威整肃,黎庶安然。
军马已到岐阳,当晚离城二十里地名杜阳山扎下营寨。
次日,率领大军攻打城池。
此时桑参将已死,岐阳郡新任刺史姓和,名用行,乃和士开之族侄,士开特引为岐阳刺史。
为官清廉正直,爱民如子,轻徭薄赋,百姓乐业,更是谋略沉毅,常不满其叔和士开之所为。
当下见城外军威甚锐,围绕攻城,与部下一班将士计议,都各要请军出战。
和用行道:“贼兵方来,其势甚锐。
久闻杜伏威等俱是万夫之敌,难与争锋,坚守为上。
尔众将士受了朝廷厚禄,都要用心固守城池,待我申闻上司,转奏朝廷。
若得救兵到来,方可退敌。”
众将无言而退。
和刺史做成文书,连夜申了上司具表,差人星夜偷出水门,径到京都枢密院参见了和士开、穆提婆二人。
原来此二人是小人出身,因逢迎皇上得位,升为左右二仆射,执掌朝廷大权。
自杜伏威起兵之后,失了几处城池,遍处求救,表章到枢密院,都是二人留下,竟不奏闻。
连日有数十道求救表文申到,二枢密也有些惊骇,在堂上议论此事,又见岐阳郡表章来到,二人知和用行被围,不敢隐匿。
此时齐世祖湛禅位于其太子纬,即位称为后主,改元天统元年。
次日五更,后主升殿,和士开、穆提婆进朝,三呼舞蹈毕。
后主道:“今日无事,二卿可在侧殿陪朕弈棋,以消长昼。”
和士开奏道:“臣有军机重事奏闻陛下。”
遂将杜伏威起兵连夺数郡之事,一一陈奏:“目今岐阳刺史和用行被围甚急,破在旦夕,有文表申到本院,转达天庭。
臣等不敢隐匿,乞陛下圣鉴,速发兵征剿,庶解此危。”
后主展开奏章看了,大惊道:“这杜伏威何等之人,辄能聚众为乱,占据城邑?为何州郡官不合兵剿灭,养成到今?”穆提婆奏道:“臣闻杜伏威年不过二十,力敌万夫。
部下纠集数十员大将,皆是勇猛之士,因此府县官每每征讨,不能取胜,反致失陷城池。
陛下速宜差大将出兵,不然,岐阳亦不可保矣!”后主道:“可调诸路军兵十万,再选老将智勇足备者一员为帅。
其余将士,任二卿选择,即日起兵,不可迟滞!”和土开奏道:“臣举一人,现为都督府右都督将军段韶。
此人才兼文武,智勇超群,况且曾征服海外诸蛮,老成持重。
若使为帅剿贼,管取指日成功。”
后主道:“朕知此人乃智勇兼全老将,贤卿所举得人。
今日可在朝否?”只见武班中走出一员老将,但见:清奇古俊,腹中有数万甲兵;勇毅沉雄,闻风则千人辟易。
名驰海
外,诸蛮莫敢不来王;誉动齐邦,是处人闻皆起敬。
果然单刀如入无人
境,只手能擎半壁天。
那老将正是段韶,金带紫袍,幞头象简,白髯碧眼,相貌威严。
俯伏金阶,口称万岁。
后主道:“今有贼将杜伏威,聚集亡命,攻掠城邑,势不可当。
郡县屡失,近又围逼岐阳,势甚危急。
和仆射荐卿为主帅,统领三军,征剿贼寇。
卿可用心扫除边境,朕早晚专望捷音。”
段韶俯伏道:“臣樗栎庸材,感陛下知遇,宠禄过分,敢不效犬马之力!”后主又问:“众臣之中,有谁敢任副将之职,为朕分忧?”只见武将班内,又走出一个大臣,生得阔面长须,身长体壮,文材拔萃,胆量过人,乃是镇西将军齐穆。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