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59页

延州府百姓,被其重敛苛虐者,皆欲食其肉而寝处其皮。

今遭战败,必驱军民同守,虽是民无亲上之心,但此城郭颇坚,钱粮亦广,一时难以攻破。

攻战之际,未免百姓遭殃。

小将有一计,此城反掌可得。”

查讷拱手道:“愿听将军良谋。”

常泰道:“将军今夜放小将回城,见汤府丞,某须如此如此说时,彼必听信。

将军便进兵来攻,某为内应。

但入城之后,望将军禁止杀戮,实为万幸。”

查讷离席称谢道:“常将军妙算,非某所及。

就此进兵,将军切莫有误。”

常讷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岂有变更?”即折箭为誓。

当下席散,常泰收拾了当,初更开城门去了。

薛举道:“常统制初降,未知其心。

近仁纵彼出城,傥有变诈,反堕其计。”

查讷道:“将军放心。

某素知常公少立名节,秉性坚贞,此行管取成功。

明日某与杜将军为前部。

将军为后应,同往攻城,朱诚庵守卫本县,纵有诡计,亦不足虑。”

又遣牙将宋斐带兵五百,追赶常统制,望见城池,便要回军,不可前进。

一一分拨已定。

却说汤思忠领众将,和薛举交战,见前军得胜,薛举败走,忙催军策马,随后追来。

正走间,败残军士迎着,报道:“王、沙、乐三将,俱被杀死,全军尽没,常统制兵败被擒。”

汤思忠大惊,忙收转马,逃回府城,催军守护四门。

当夜二更,军士报:“城外常统制单骑叫门,黑夜不敢擅开,乞请钧旨。”

汤思忠自上城楼来看,常泰高叫:“开门!后面追兵来也。”

汤思忠终是懦懦,不知兵法,见一人一骑回来,忙令军士开门迎进。

惊问道:“统制不回,诸将战死,下官手足无措。

今者何以得脱而回?”常泰道:“小将听得炮响,即出军袭城。

不期被有准备,我兵大败。

回军死战,正欲脱身,路遇一员少年壮士,马上挂着沙应龙、王连城首级,他两下夹攻将来,小将难以应敌,无奈诈降。

幸喜贼将无谋,遽尔听信,待小将以心腹。

被我黄昏窃了二人首级。

砍开城门,逃奔出来。

彼已知觉,故有兵来追赶。”

正言间,只见远远火光明亮,追兵渐近,呐喊鼓噪,将至城下。

常泰道:“贼兵黑夜,决不敢临城,主将休往。”

少顷,追兵果然退去。

常泰笑道:“我谅昏夜之间,贼兵焉敢近城!”汤思忠大喜,留常泰在府衙安歇。

次早探马报:“贼党杜伏威、薛举,引军马数千,声言要取城池。”

汤思忠忙请常泰商议。

常泰道:“恩府督军护阵,小将出马,力擒贼首,则余党自散矣。”

说罢,绰枪上马,大开东门出城,摆成阵势。

遥望军马已到,两阵对圆。

门旗开处,拥出两员少年骁将。

常泰高声骂道:“逆贼无知,正要兴兵征剿,今大胆返城求战,是自送其死耳!”薛举骂道:“忘恩背义之徒,有何面目夸口!”常泰听了大怒,挺枪跃马,冲过阵来。

薛举挺戟迎战,两军呐喊。

二将斗上二十余合,薛举拖戟回阵。

杜伏威出马交锋,数合之间,常泰虚搠一枪,望城内就走。

背后查讷、薛举、杜伏威三将,率领军士,紧紧接尾追来。

汤思忠见常泰败回,亲自摧军出城接应,倏然追兵已到面前,慌忙回马逃命;被薛举飞马赶近门边,活捉膝上。

常泰招集众军进城,尽降其众。

杜伏威、薛举、查讷、常泰,都到府堂坐定,押过汤思忠,跪于堂下。

杜伏威指着骂道:“害民贼子,贪酷狂夫,百姓遭尔荼毒,钱谷被尔侵渔,今既被擒,有何理说?”汤恩忠道:“懦儒滥叨爵禄,不能为国家出力,反遭尔等所擒,一死何辞!但闻建王霸之业者,不绝人之嗣。

仆年半百,只得一子,今方三岁,乞将军可怜。”

说罢,伸颈受戮。

查讷道:“汤府丞为官虽贪,临难不苟,姑饶其命。”

杜伏威喝道:“戕民之贼,本该族灭,查军师怜宥,免汝一死。”

叱军士放去。

汤思忠得了性命,抱头鼠窜,收拾家小,连夜回乡去了。

但见:

忙忙似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

平日间装模作样,诈百姓财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