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39页

赵婆停杯道:“老身每来扰闹,未曾有一毫答礼,欲屈大娘子舍下一叙,奈蜗居陋室,不敢仰攀。

今月十三日是亡夫七旬忌日,委曲措置得数两银子,送与钟住持包做道场,请十数个女道门拜忏,欲屈大娘子素斋,望乞同去甚好。”

赛玉道:“妈妈见招,本该相陪同往,但少年妇女穿庵入寺,甚为不便,故此不敢奉陪。”

赵婆笑道:“这般说时,我那乾十四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讲的话倒也中听。”

沈全道:“令郎讲甚话来?”赵婆道:“我昨晚和他商议,接大娘子寺中一住,他阻我不要来接,我问他为何,他道:‘如今的人,只有锦上添花,谁肯冷灶中发火?我们穷得这副嘴脸,那个与你往来?劝君休结高头壁,我若无钱也不亲。’

今大娘子不肯光顾,果应其言。”

赛玉道:“妈妈休如此讲,是罪我的话了,怎当得起?”沈全笑道:“承妈妈相招,你便去走一遭,只是傍晚即回,不可耽搁。”

赵婆大喜道:“还是大官人有趣,大娘子切莫推托。”

赛玉见丈夫肯了,连忙应允。

至晚,赵婆作别而去,两下暗通关节定了。

至十三日,沈全备办两个蔬食盒子,令长儿挑了,打发浑家同赵婆等进妙相寺来。

钟守净已在禅堂内铺设齐整,令本房心腹僧六众诵经拜忏。

赵婆等同声和佛拜忏,照常斋供,不必细讲。

申牌时分,道场将散,黎赛玉忽然叫声头痛,渐渐坐立不住,起身作别先回。

赵婆假意款留,烦恼道:“这怎么好,难得大娘子随喜,偏遇尊体有恙,斋也不曾用得,先去了,另日作东补礼。”

赛玉道:“长儿又不在此,烦妈妈送我回去。”

赵婆道:“我陪你从后门去,也省得走几步。”

赛玉和众尼作别,扶着赵婆肩膊,一步步捱出禅堂,穿过侧门,从小路周折行至阁前,钟守净笑脸相迎,携手同入。

赵婆言道:“这回稳取得荆州,莫忘我黄忠老将。

少刻就来暖房贺喜。”

讲罢,转身出外去了。

二人笑吟吟将门儿掩上,同入罗帏,两酬心愿。

有《西江月》为证:

守净色中饿鬼,黎娘欢喜冤家。

两人不必自嗟呀,从此彩鸾同跨。

一任翻云覆雨,何妨恋酒贪花。

胭脂韶粉染袈裟,败坏门风不怕。

当时钟守净、黎赛玉两人交合之际,说不尽绸缪态度,正谓干柴逢烈火,久旱遇甘霖。

这钟守净是未经女色的长老,那黎赛玉是好风流的妇人,直至力倦神疲,方得云收雨散。

二人整衣而起,守净道:“承亲娘盛情,得谐枕席之欢,若得朝暮相亲,小僧虽死无恨。”

赛玉道:“朝朝暮暮,妾之深愿。

但寺中僧众繁杂,邻舍耳目切近,倘频相往来,难保不露风声,或惹祸端,悔恨无及。

此事还求赵妈妈另作良策,方保久长欢乐。”

守净道:“亲娘良言,字字金玉。”

说话未毕,赵婆已到,推开门催促道:“天色将暮,大娘子作急行动,我送你回家,然后来化纸送圣。”

赛玉别了守净,同赵婆踅出小弄,悄地出后门回去了。

赵婆复入寺中,候道场完毕,陪女众晚斋散讫。

数日后,赵婆闯入钟守净禅房,守净款留赵婆,提起日前许谢之言。

守净道:“感承干娘妙计,小僧得遂此愿,已铭心刻骨,不敢有忘。

只是还有一件,片时之乐,终不畅意。

干娘没奈何,怎的再设一个计策儿,使我两人得长久欢乐,那时并酬重礼。”

赵婆笑道:“也罢,你讲将甚物讲我?讲得开,我自又有妙计。”

钟守净即开箱取出一锭雪花白银,约有十余两,双手递与赵婆道:“些少薄礼,先送与干娘买果子吃,待计就之时,再容后补。”

赵婆见了这一锭银子,心花也是开的,满脸堆落笑来,假推辞道:“老身自是取笑,怎收得住持银两?”钟守净道:“干娘不要推却了,只管收下。

但有妙计,便见美情。”

赵婆道:“住持爷如此讲时,只得收了。

就是这一段事情,不必住持讲得,老身一向也思量在心里,图个久长之计,方见手段。

算起来却也不难,只有一桩儿碍手,故此尚费踌躇。”

钟守净道:“却是甚事碍手?小僧力量可办,亦是容易。”

赵婆拍着手道:“容易,容易,略差些儿遮蔽。

若得这路通时,可保百年欢会。”

正是:

计就月中擒玉兔,谋成海底捉金龙。

毕竟赵婆说出什么碍手的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

第八回 信婆唆沈全逃难 全友谊澹然直言

诗曰:

五戒之中色是矛,愚僧何事喜绸缪,

情轻结发生离别,爱重沙门反作逑。

俊逸小童传信息,真诚君子献嘉猷。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