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214页

只见有平地数十亩,宽敞可居,东傍溪流,西连石洞,背倚高岗,前临幽壑,丹枫修竹,青翠郁然。

林澹然坐于石上,徘徊顾盼,甚为得意。

坐了一会,依旧下山回郡,对张善相说:“此地可以结庵。”

张善相欲兴工大造,林澹然不允,只于中峰平地,结成草庵三间,中为客座,左为静室,右作丹房。

留一仆名为樵云,以供炊囗洒扫。

自此林澹然只在庵中静养,足迹不下山者数月,自得静中之趣,道念日坚,精神倍固。

前闻张善相征剿罗默伽有功,次又闻杜伏威求雨救济万民,心下暗喜道:“二子一能代天讨罪,一能兴利济民,不负俺平日教诲之功。”

一夕,时值深秋,林澹然见窗外月色信明,如同白日,扶杖出草庵,立于修竹间,仰观皓月,俯听溪流,清风徐来,长空鹤唳,觉神清气爽,非复人间世。

正观想间,忽听得东北角上喊声大举,似乎厮杀之意。

林澹然心下疑道:“此山连亘千里,又非城廓去处,何故有此杀声?”静听良久,喊声不绝,只见阴云四合,月色渐晦。

林澹然回庵就寝。

次日夜间,正人定静坐,听得东北角上喊声又起,直交夜半方息。

数夜如此,不知何故。

林澹然唤樵云:“你往东北山径一路寻访,看有甚踪迹。”

樵云领命,取路往东北而行,攀藤附葛,走了二十余里,见岭下一座庙宇,不甚高大,近前看乃是本山土谷神祠。

樵云走得力倦,人庙席地而坐。

一个道人从内捧出三牲祭礼,摆列神桌之上,点烛焚香。

道人跪下,祷视道:

弟子庙祝,名号自愚。

仰托神灵,饱食安居。

不期近日梦一白须,

自称新任土地向爷,奉上帝旨,来此山隅,代老爷职,管万民居。

老爷应

得托生阳区,交代而去,不必踌蹰。

为甚不忿,战争无虚?使我弟子日

夜恐惧。

特备三牲,猪首、鹅鱼,水酒一壶,伏望鉴诸,享我微忱,早驾云衢,让向爷来,两下无虞。

祝罢,礼拜化纸。

樵云一一听得明白,抽身回庵,对林澹然备说其事。

林澹然讶道:“如何有此奇事?待俺亲至庙中,看是何等邪神争斗。”

即扶筇步到庙中。

道人见了,慌忙磕头迎接进内,坐下献茶。

林澹然细问其情,道人说:“数日前梦一老者,须发皓白,衣冠济楚,乘马而来。

后随人役,口称姓向,奉玉帝旨敕为本山土谷之神,前来交代。

小道觉来不信此事,只见从此后一连五七夜,庙前喊杀,直至五更方散,搅得小道不曾合眼。”

林澹然道:“今夜俺在此过夜,看是何神敢来厮斗。

汝且回避。”

道人办斋款待。

看看夜静,林澹然仗剑坐于庙前。

顷刻间,阴风骤起。

远远灯光闪烁,白马之上,坐着一人,数十鬼卒手执器械,呼喝而来,渐至庙前。

林澹然按剑大喝道:“汝是何处妖邪,假称天旨,来此强夺正神之位?”马上那人大怒,骤马向前,见了林澹然,即忙退避,霎时人马皆散,寂无踪迹。

林澹然进庙叫出道人,说其缘故。

道人道:“新土地被太爷神威所慑,不敢近前,只得散兵去了。”

林澹然道:“似此行径,不像妖魅所为。

敢来代任,必有来历。

鬼神之事,理实有之。”

当夜就宿于本庙,仿佛中见一人,幞头象简,角带青袍,向前施礼称谢。

林澹然答礼道:“足下素未相识,何故谢我?愿闻姓氏。”

那人道。

“小人非别,本庙土地是也。

因与新任妖神相战数夜,未分胜负,今得太爷所逐,小神特来拜谢。”

林澹然未及回答,又见殿侧走出一人,青衣小帽,皓鬓苍髯,向前跪下。

林澹然慌忙扶起道:“足下何人,休行此礼。”

细看来,却像曾有一面之识。

那人道:“小神乃向上是也,昔日跟随太爷在万善镇饭店分别,太爷如何忘了?”林澹然方才认得是老苍头向上,大喜道:“当日俺与你入梁之时,分囊相别,数十余年,并无音耗,每每挂念。

汝今何故在此?”向上道:“小神昔日得太爷所赐金银,往洛川巩县村间买良田住宅,耕种为生。

每岁所获利益,颇为丰裕,除衣食外,余银谷帛,尽数赈济贫乏,砌路修桥,将三十年,所施财谷数千。

今夏无疾而终。

上帝道小神正直无私,敕封为峨眉山土谷之神,奉旨前来代任。

不期旧神抗拒不让,拥兵出战,小神不得不与之争,昨晚太爷在此,欲上前禀知,被太爷神威冲散。

谁是谁非,乞太爷作主。”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