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73页

生平朴实温雅,颇肯读书,有志上进,未定妻室,尚未毕姻。

寒舍在城中居住,那日节届中秋,小儿在书室,夜间玩月,因触景吟诗一首道:银汉冰轮满,娟娟万里辉。

桓娥如有意,弓哦上云梯。

朗吟数遍。

贪看月色。

至夜静欲睡,倏见一女子推门而入,生得千娇百媚,年方二八,貌赛西施。

对小儿道:‘郎君独自寂寥,妾乃姮娥,引君上云梯去也。’

小儿年幼,不能定情,与之缱绻。

朝去暮来,约有两月。

不期容颜瘦减,举止异常,老朽再三究问,方知端的,因此心慌。

谅是妖魅所迷,打发在此小庄避之。

不想那女子复来缠扰,镇夜如醉如痴,半迷半醒。

这几日身子愈觉沉重,多是不久于人世了。

老朽不舍,特出城来伴他。

连日因心绪不宁,屈留尊驾,闲谈排遣。”

说罢流泪不止。

林澹然听说,不觉伤感,答道:“这一位好公子;怎忍被妖邪所迷?老丈何不请术士遣他一遣?”太公道:“前者在城之时,何日不烧符念咒遣送,并没一些灵验,无法可处。”

林澹然道:“山僧从来不信邪祟。

今间老丈所言,世间亦有此辈妖魅乎?老丈不必愁烦,这妖孽小僧定要结果了他,救大郎性命,方显区区手段。”

太公拱手道:“若得老师法力救命,感恩非浅。

但这妖怪亦有神通,急忙里怕收他不得,反遭其害。”

林澹然笑道:“不妨,临时自有妙用。”

太公口虽称谢,心中还疑惑不定。

当晚林澹然问太公取利剑一口,铜铃数个,令扶大郎别室安寝。

分付合庄僮仆,不可大惊小怪,暗暗藏灯伺候,只听房中铃响,便可进房来看。

太公听说,一一措办了,自和几个家憧,各执器械等候,命书童掌灯,引林澹然进大郎房里来。

澹然到房里挂了铜铃,床头藏了利剑,停灯几上,掩门和衣在床假寐,放下帐幔,暗暗念佛。

等至夜静,不见响动。

心里想道:“莫非这怪物通灵,预知俺在此,不敢来了?”渐交三更时分,正当万籁无声,忽然起一阵冷风,逼得透骨生寒。

风过处,呀的一声门响,一个女子袅袅娜娜走入房来。

林澹然隔帐看时,那女子如何?但见:丰姿绝世,艳质怜人。

浑如腻粉妆成,宛似羊脂琢就。

凤眼朦胧,

勾引人魂无定;娥眉淡扫,巧传心事多般。

轻盈态度,低头微晒有余情;

娜袅腰肢,叉手抱来无一捻。

津津檀口,相傍处私语生香;脉脉春心,偷送时娇羞婉转。

声音细嫩,分明似金笼里学语雏鹦;性格聪明,合当似绣榜上风流女史。

便是画工须束手,纵令巧笔也难描。

这女子熄了灯,款款走近床边,低声问道:“可意的哥,你今夜为何不待我先睡了?”双手掀开帐幔,来摸林澹然身上,道:“怎地不脱衣裳,和衣而睡?”林澹然只不做声。

那怪又道:“亲哥,我和你同心合意,似漆如胶,并不曾有半点儿差池,你为何今日有不瞅不睬之意?莫非是怪我今夜来得迟了些个?”一面说,一面解衣,摸上床来,将身子逼着林澹然,伸手来替林澹然解衣带。

林澹然将手摸着那女人左手,就如春笋一般,纤纤指甲,滑润如脂。

那怪笑道:“我也道亲哥决不嗔我。”

又将手来摸林澹然胯下。

林澹然大喝一声:“孽畜,休得无礼!”即将那怪左手中指,(口骨)的一声掐断了。

一手紧紧捺住,一手摇动铜铃,那怪挣扎不得。

门外人听得铃响,一同持灯执棍,呐喊奔进房里来。

近床看时,那怪却现了本相,是一个玉面狐狸,生得毛光爪利,两眼灼灼有光,众人大惊。

看官,你道这狐狸精,既能迷人,必会变化,为何被林澹然拿住逃遁不得?原来这狐狸属阴,感受月华,积累成精。

每遇月夜,戴死人骷髅拜月,则能变化为人。

雄者变男,雌者变女,全凭前爪捧头,化形脱体。

当夜却被林长老掐断了中指,一来十指连心负着疼,急忙里捧不得头;二来心慌胆落,当不得林澹然力大如山,威风凛凛,用力捺住,故此逃遁不去。

此时林澹然令人将灯向前,用左手将狐狸提起来,右手仗剑,喝道:“你这孽畜,不知迷害了多少人的性命,碎尸万段,不足以偿其恶。”

说罢,正欲砍下。

那狐狸双爪捧住宝剑的栖儿,口吐人言,哀求道:“老爷饶命。

小畜虽犯淫条,合当斩首,但有一桩大事,未曾完得,负真人付托之重,虽死亦不瞑目。”

林澹然听了“真人”二字,便收住剑,将剑尖儿指着狐狸笑道:“孽畜害人,万死犹迟,有何大事未完?负谁人之托?编这般巧言骗俺,指望逃生?俺断不是屈杀你也。”

狐狸垂泪道:“小畜受生已来,寿延五百余年了,朝暮吐纳修炼,不是一日功夫,到得这变化地位。

老爷听我细诉衷曲,且莫动毛三十年前,在本地独峰山五花洞里藏身,洞前有块大青石,光润洁净,每常在上跳要。

至夜间石上便有三道金光,从中冲起。

小畜谅下边有宝,欲击碎来看。

将石击至千下,不损分毫,惊骇不敢再动。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