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89页
一湾流水孤村远,几点归鸦又夕晖。
不题春香含泪口覆小姐,且说张善相别了春香,心下悲切,珠泪偷弹,只得拽开脚步,取路前进。
一连行了数日,早到黄河地面。
当日天晚,投一客店安宿,正饮酒间,对座有三个客商,也在那里吃饭。
一个道:“如今买卖做不得了,天下变乱,兵戈载道,粮税愈重,盗贼日增,如何是好!”一个道:“变乱之事,何代无之?但未知何日太平,我等得不见兵革,方才欢庆。”
一个道:“目今新出那两员年少大将,有万夫不当之勇,部下数十员猛将,四五万精兵,占据延州、朔州、南安数郡,称为正副元帅,四远无人敢当。
小弟向日发些粮食过河,被他拦住,自分一死,不料那少年元帅宽宏大度,将我粮食只抽十分之三,又差军士护送过河。
这样好人,定成大事,非小可也!”张善相听见,心下暗想:“莫非就是杜、薛二兄?我今正要寻他,不如问个端的,省得一路寻访。”
当下便拱手问道:“尊客,这两位少年将军怎生模样?是何处人氏?姓甚名谁?近日伺处住扎?”那客人答道:“一路听得人传说,一个姓杜,顶平额阔,一个姓薛,大脸长躯,年纪俱不过二九,但不知他是甚名字,何处出身。
如今现在朔州屯兵。”
张善相道:“承教了。”
说罢安歇,一夜喜不成寐。
次早算还了店钱,取路急投朔州郡来。
不数日到得城外,抬头看,果然好座城池,城上追插旌旗,密布鹿角。
张善相高叫开门。
城上军士间了来竟,忙下城入帅府报知。
把门官传报进去:“有姓张的故人叫门。”
薛举道:“有甚姓张的故人,莫非张三弟来到?”杜伏威道:“朱俭去久,未见回音,恐不是三弟。”
二人同出帅府,骑马上城楼观看。
张善相早已望见,高声道:“杜、薛二兄,别来无恙?”杜伏威、薛举见了大喜道:“贤弟远路风尘不易。”
令军士李一匹骏骑,开门迎接。
三人并马入城,同入帅府堂上,拂了尘土,相见已毕,叙问契阔之情。
杜伏威道:“自与贤弟分手,一路受尽艰辛,历遍苦楚。
不期变生肘腋,身人囹圄。
上托林老爷法助,又赖诸贤并力,三弟福庇,仓猝起兵,连得数郡。
又叨薛二弟血战之劳,战无不克,攻无不取。
但寝食梦寐,无一刻不思贤弟。
今得相见,足慰平日郁想之怀。
林老爷好么?”薛举道:“自别三弟来此,杜大哥相挈,连战连捷。
智勇之土,归附加水,兵精粮足,眼见得有几分成事。
前特差将佐朱俭赍书礼拜谒林老爷问安,兼请贤弟同谋进取,为何不与朱俭同来?”张善相道:“林老爷身体康健的。
小弟为一事逃难而来,未曾与甚朱俭相会。”
杜伏威忙问:“三弟有何事故?”张善相将骑马踏入,乘夜避入段府,花园得梦,夫人小姐相留事情,从头备细说了。
杜伏威道:“骑马试剑,是吾等分内之事,不足为过。
难得段宅夫人小姐如此相爱,实是因祸得福,天赐良缘。
旦夕间必为贤弟成就此亲事。”
于是请查讷、缪公端诸将上堂相见,大排筵席庆贺,连日饮酒欢聚。
忽一日朱俭回来,径入帅府参见。
薛举道:“前差你去勾当,为何许久才回?”朱俭道:“小人承元帅严命广宁县公干,幸得一路无阻,先见林住持老爷,献上书礼。
林老爷不胜欢喜,看书罢,问小人就回还是要往他处去,小人道还要进城去参见张太公乔梓,就请三相公同往朔州,与二位元帅共赞军机。
林住持笑道,不必去了,庄中即请出张太公父子来相见,备说三相公走马伤人,地方告在本县,太公用钱捺案不行,暂于庄内躲避,三相公逃窜,不知去向。
张太公昼夜思念苦楚,泪眼不干。
林老爷卜一神数,说道:在外平安,有因祸得福之喜。
太公略觉心宽。
留小人住了数日,方得拜别起行。
林老爷有回书在此,再三拜覆二位元帅。”
说罢,将书呈上。
杜伏威等三人一同看书,书云:
视汝书,已悉往事。
今闻连捷,又兼戮仇葬父,皆人子所当为之事,可喜可喜!近者张郎,因驰马误伤人命,不知逃窜何方,以致构讼。
太公
父子,几被缧绁。
赖钱神着力,暂尔宁贴。
吾料张郎必投汝处,可同赞军
机,共拯黎庶,莫徒恃勇妄杀,以为愉快也。
只此至嘱。
薛举指着张善相问朱俭道:“这位将军,诚庵你可曾认得么?”朱俭道:“小人正要动问,此位将军却是何人?未曾拜识。”
杜伏威笑道:“这位正是张三相公也。
诚庵未到,他已先来,所谓不期而会。”
朱俭大喜道:“张相公何不早言,只是袖手而笑?”朱俭起身又拜。
张善相扶住道:“劳诚庵远涉,失讶为罪。
老祖老父在林住持爷庄上,不得尽情,莫怪,莫怪!”朱俭道:“承元帅重委,何敢言劳!尊驾已到,亦不负小人走一遭也。”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