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190页
众皆欢喜,重设席庆贺。
忽探马报:“武州郡刺史回龙秋用大将冯谦为前锋,自为后队,共起马步军兵二万,战将数十员,杀奔前来,速请元帅军师调兵迎敌。”
杜伏威聚集大小将士商议。
查讷道:“田刺史为人,某所素知。
本贯河内人氏,托亲韩长鸾之势而得显位,无才无德,不足介意。
但冯谦这厮,原是军卫出身,不推骁勇过人,兼有奇幻之术。
若先得除此人,田龙秋自然丧胆。”
薛举道:“古云妖不胜德。
我等往往血战,非图利禄,不过除暴救民,为苍生计也。
皇天祐我,岂惧彼妖术?我明日出军,务教大捷。”
张善相道:“敌兵远来,利于速战,宜坚守何如?”杜伏威道:“三弟之言虽善,然今敌已临城,若不接战,是示怯也。
必须大杀一场,使彼胆落,则后无人敢正视朔州矣。”
计议未毕,冯谦军马已到,将城四面围绕。
杜伏威道:“今日之战,众将谁敢任前锋先出?”只见一人攘臂向前,威风可畏,高声叫道:“小将愿为前部先锋!”众人看之,却是缪一麟。
查的道:“公端为先锋,允称其职。”
就着薛元帅、曹汝丰为左右救护,率领精兵一万,大开南门出战。
冯谦见敌军出城,号令众军退数箭之地,排开阵势,鼓声大振。
缪一麟一马当先,高叫道:“我老爷招集义兵,上除暴虐,下救生灵。
尔等匹夫大胆攻城,是不知天命也!”对阵门旗开处,闪出一员大将,身骑劣马,手舞大刀,正是冯谦。
怎生装束?但见:
韬略深明志气高,全凭法术善兴妖。
护身铠甲金星灿,嵌顶盔缨烈
火飘。
骑猛兽,执钢刀,威风凛凛显英豪。
袋中试取弓和箭,曾向围场
夺锦标。
冯谦拍马向前喝道:“无知泼贼,蠢尔狂徒!不知安分,敢据城叛乱。
天兵压境,即刻化为齑粉,尚敢胡说!”缪一麟大怒,跃马挺枪就刺。
冯谦舞刀,劈面砍来。
二人战三十余合,不分胜负。
曹汝丰看见冯谦刀法愈精,缪一麟枪法渐渐散乱,心下想道:“先锋若有疏失,岂不大丧锐气?”便舞起大刀,拍马杀出助战。
冯谦接着交锋,并无惧怯。
三个鏖战良久,冯谦虚砍一刀,带转马便走,缪一麟、曹汝丰两匹马紧紧追来。
看看赶近,冯谦斜放大刀,取出宝雕弓,搭上翎毛箭,拽满弓弦,回身一箭,却好射着曹汝丰右臂。
曹汝丰弃刀于地,缪一主麟单马救护回阵。
冯谦拍马赶来,大叫:“泼贼体走!”将及阵门,侧边恼犯了一员年少英雄,骑着乌骓马,手挺方天画戟,大喝道:“逆贼慢来,薛爷在此!”冯谦撇了缪一麟,接住薛举厮杀。
二人又战五十余合,冯谦架隔不住,横拖大刀,拨马而走。
薛举、缪一麟招动大兵随后掩来。
不上半里之地,只见冯谦除下兜鍪,披发仗剑,口中暗念灵文,霎时间天昏地暗,日色无光,狂风大作。
风过处,只见无数的鬼兵,红须赤发,头如车轮,身长丈八,腰扎虎皮,手执铁棍,乱纷纷空中打将下来。
缪一麟心慌,也顾不得薛举,放马先自走了。
众军士被风刮得站身不住,大头鬼又凶猛打下来,阵脚大乱,四散逃生。
薛举见众军俱散,也带转马头,杀条血路而走。
后面冯谦率众将蜂拥赶来。
薛举见追兵甚急,回身接战,圆睁虎眼,喊声发雷,骤马挺戟直冲入敌阵。
冯谦部下诸将一齐迎住。
薛举手起一戟,刺一将于马下。
两下正奋力交锋,半空里大头鬼拿铁棍又劈头打来,薛举急中省悟,忙念降魔咒,那大头鬼随风远远四散。
薛举放胆大杀,力敌众将,挑四将落马。
冯谦慌了,暗射一冷箭,正中薛举左膝。
薛举带箭回马,冯谦与众将来追,看看赶上,薛举大喝一声,转身飞马又冲过来,势如猛虎,众将不能抵当,纷纷倒退。
冯谦大怒,舞刀独战,交手三合,被薛举戟尖刺着袍袖,顺手一拖,冯谦险些儿拖下马来,幸得两下用得力猛,将袍袖扯断。
冯谦受那一惊,不敢恋战,拍马回阵。
薛举紧紧追来,众将要救冯谦,只得抵死迎住。
薛举一枝画戟,神出鬼没,若舞梨花,遍身解数。
官军看了,个个魂惊胆颤,都喝彩道:“这小将军是楚霸王再出世也!”后薛举至蜀,称为西秦霸王,亦应众官军一时之识。
有诗为证:
薛举英雄不可当,朔州今日赛当阳。
方天戟摆蚊龙尾,到处人称小霸王。
薛举正酣战间,冯谦翻身杀回,战够多时,薛举又挑一将下马。
众将心惊,正要走,忽然金鼓乱鸣,大队官军来到。
原来是田太守闻报众将战不下一个年少贼将,故亲统大军赶来,指麾军马,四面围裹,欲擒薛举。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