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64页

管门官道:“我看你这和尚形容古怪,举止异常,莫不是做奸细的么?”林澹然道:“俺原是东魏人,中年出家,云游天下,随处挂搭,今复回敝山焚修。

关主不信,只看俺度牒、路引便是。”

说罢,打开包裹,取出度牒、路引,递与管门官。

管门官接过看时。

度牒上写着是本国问月庵披剃,路引上面又有梁魏两国印信,心里方知是有来历的和尚。

忙陪笑脸道:“师父;冲撞了,请自行路。”

林澹然笑道:“小僧是个奸细,怎好过去?”管门官也笑道:“出家人不直得便回话。

我这里梁魏交界处,检点来往之人,是这般严紧,休要见罪。”

林澹然呵呵大笑,拱手而别,拽开脚步,径入关内。

有诗为证:

才脱火坑,便游清净。

意适心闲,功行圆映。

话说杜成治自送林澹然出门之后,重赏狱官。

心下大悦,纵乐饮酒。

醉后不谨,染成一疾,寒热大作,忙唤医官进行诊脉。

医官禀是内伤证候,又感冒了风邪,表里受亏,须服发散兼补之药。

杜成治一连服了数剂,反觉发起颤来,变成疟疾,暂且在私衙里养病。

数日后,送林澹然的虞候回来禀覆,林住持已过关至东魏地方了。

杜成治心内放下一件大事,觉病体稍宽。

正欲出堂理事,忽飞报朝廷差人员武士,两个内官,赍圣旨到来。

杜都督明明晓得事情决撒了,心内惊惶,病体举发,无奈勉强扶病出堂,排香案迎接圣旨。

中贵官出武帝手诏,高声开读:

皇帝诏曰:忠臣许国,竭志奉公;烈士殉君,赤心报主。

但尔武平郡

杜都督元帅杜成治,当东南一面之寄,宜克勤天日之诚,不思尽悴鞠躬,反致欺君罔上,擅纵僧犯林太空脱逃,假斩他首,欺诳朝廷。

律有明条,

法所不赦。

特差内臣,传责殿前锦衣武士钱程等速至任所,(木丑)械来京。

着三法司严究,拟罪施行。

特旨。

年月月手诏。

杜成治听读到“欺君罔上”,“(木丑)械来京”,惊得魂不附体,面如土色,一时间手足噤颤,口眼歪斜,跌倒堂上,咽喉中不住的疾响。

两班将士人从,慌忙抬入衙里,急灌汤药,口已不受,牙关紧闭。

医官急入看时,脉息沉沉,四肢不举,一时痰壅而绝。

合衙老幼悲哭,帐下将士,无不垂泪痛伤。

内官与武士商议道:“有恁般异事,莫非是奸计假死?”齐到衙内看验,杜成治果然气绝而亡。

有诗为证:

生在东朝仕在梁,功勋汗马勒旅常。

只因故释林和尚,致使英雄一命亡。

昔贤又有诗叹曰:

匹马纵横宇宙间。

将军仗剑镇边关。

知恩欲报身先死,朝里无人莫做官。

这诗单说世间做官的,身任外职,必须朝内有门生故吏,或亲戚相知,荐扬保举,虽胡行乱做,反升美任,富贵荣华;若无人扶持之时,你便一廉似水,爱军惜民,也要旋乡归里。

杜成治若朝里有大汲引,就再多几个武士来,也不在意。

只因他是魏国人氏,梁朝并无亲故,又自倚着功高望重,平日间不肯结识朝中宰执,虽有谢仆射、黄正卿这班正人,只好说两句公道话罢了,谁人肯舍着身家保举他?算来祸烈难解,安得不惊?所以说“朝内无人莫做官”,是实实的话。

闲话且打叠起。

再说内官、武士等见社成治死了,都叹息怨恨道:“我等这般福薄!钦差至此,指望一场发迹,谁知空自驱驰,只得素手还京回旨。”

这杜都督夫人蒋氏,未有所出,一面安排棺木贮殓,停柩私衙,又请释道诵经超度,俟候圣旨发落搬丧。

却说武士等径四建康,进朝复旨,将杜成治身死情由,备细陈奏。

武帝降下圣旨,着枢密院官查按杜成治家产,依律拟缴。

左仆射谢举和右仆射牛进、大理寺鲫黄相接了旨意,一同会议。

谢举道:“杜都督久经汗马,屡立功勋,虽不合私放逃僧,今已身故,理应将功折罪,何故圣上又欲籍没他家产?”右仆射牛进素与杜成治不睦,因昔年任福州参军时,克减军粮,被杜成治参劾,因此怀恨。

今幸成治之死,乘机报仇。

便道:“这杜都督擅放逃僧事小,私通东魏事大,况欺君罔上,罪所不赦。

今日身死不论,亦当流其妻孥,籍其家产,庶不废了朝廷法律。”

谢举道:“论法度,则杜公以私情而忘公义,罪应远戍。

然非叛逆不轨之比,何至抄没家产,流徙妻孥,有伤公道大理?”黄相道:“目今朝廷正缺军饷,据圣意,似欲抄没家财以充国用。

虑人议论,故发下旨来,令我等拟议陈奏。

若从公道论之,杜公虽然私放林僧,依律:伪首诳君、知情故纵者,与犯人同罪。

当拟如律。

今既身死,罪人不孥。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