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219页
三子不必多疑。”
杜伏威三人唯唯听服,再无他议。
杜伏威问道:“不才久闻师爷畜一虎、一猪、一犬,俱有名号,驯服伏教,乞呼出一见。”
林澹然令樵云呼猪犬,印月引虎。
樵云走出庵后,高叫:“老蜜小赛快来,太爷呼唤!”只见庵后跑出一白犬,一黑猪,摇头掉尾,径奔至林澹然跟前。
林澹然将手指着杜伏威三人道:“众爷在此,老蜜小赛可向前磕头。”
那猪犬向伏威等跟前,将前足跪下,头拄于地。
杜伏威等拍手大笑。
只见印月逐虎而来,叫道:“老钟来了!”众人举目看时,那虎轻身缓步,走向前来,向林澹然点头三下。
林澹然道:“老钟何不向众爷行礼?”那虎亦向众人点头。
张善相对林澹然道:“此虎日费领给,为何羸瘦?”林澹然道:“老钟初皈依时,俺每日取豕肉一肩饲之,遇朔望则赐羊一羟,极其雄壮。
近来一载有余,断荤守戒,惟餐蔬菜淡饭而已,故此羸瘦。”
薛举问道:“老蜜、小赛为何这等肥壮?”林澹然道:“此二者并不食荤,但食山桃野菜。
凡听讲后,似亦能解悟静养,所以壮健。”
众人惊异。
当晚庵中暂宿一宵,次早拜辞下山,三人相别,各各取路回镇。
正是:
将军不下马,各自奔前程。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三十九回 顺天时三侠称王 宴李谔诸贤逞法
诗曰:
宦游西蜀已多年,深感齐君德二天。
闻讣调兵非浪战,称王据地岂从权?
暴君失位仇先毙,圣主临轩诏入川。
虎斗龙争神变化,各施幻术实高贤。
话说杜伏威一行人马,自回楚州,即于帅府前竖起一面黄旗,上书“尽忠”二字,自立为天定王。
封查讷为总管大元帅,都督内外诸军事,王(马来)为护国军师副元帅,尉迟仲贤为镇国大将军,其余官员,各加官职。
薛举回镇打探得杜伏威消息,亦竖起黄旗一面,上书“全忠”二字,自立为西秦王。
封王骧为总镇大元帅,都督内外诸军事,朱俭、皇甫实、曹汝丰俱为镇国大将军。
以下将士,皆升官爵。
张善相知道,亦竖起黄旗一面,上书“精忠”二字,自立为万寿王。
封常泰为总镇大元帅,都督内外诸军事,王骐为护国军师副兀帅,缪一麟、黄松为定国大将军,以下文武将士,俱加官职。
三处俱盖王府宫殿,立宗庙社稷,招贤纳士,积草屯粮,聚集军马,整顿器械。
依旧尊奉开王承光元年年号,各杀牛宰马,郊天祀地,祭享宗庙。
后贤有诗为证:
快气凌霄汉,精忠贯日月。
先后如一心,始终尽臣节。
再说周高祖灭齐之后,聚集文武官员、计议取蜀。
大都督杨素奏道:“臣闻西蜀杜伏威等,国富兵强,山川险阻,近知陛下灭齐,他即据地称王,其志不小。
非智勇足备之将,不足以当之。
迩者陈人窥我灭齐,心必妒忌,徐、充二州与彼境接壤,岂无垂涎之意?若陛下亲征,提兵远出,彼必乘虚而袭。
内难不靖,焉能外攻?臣愚不如先陈后蜀,以次蚕食,方可一统山河,内外无虑。”
周高祖心下犹豫不决。
忽探马报:陈国差镇南将军吴明彻,督领大军十三万侵犯边界。
周高祖笑道:“不出杨都督之所料也。”
即授杨素为大元帅,总督军马,彭城王宇文轨为副元帅,一同迎敌。
杨素率精兵五万,出间道绝吴明彻粮草要路。
不及半月,吴明彻无粮,军士尽皆溃散。
宇文轨乘机攻进,吴明彻大败,身中流矢,被周兵所擒,部下军马器械辎重,尽没于周。
因此结怨,战争不息,两下牵制,周主不敢兴兵入蜀。
建德七年五月,周高祖疾笃驾崩,群臣奉太子赟即位,是为宣帝,建号宣政。
未及一年,传位于太子阐,称为静帝,改元大象。
静帝宠用一员大臣,职居首相,权倾内外。
此人姓杨名坚,小字那罗延,弘农华阴县人也,汉朝太尉杨震之后。
其父名忠,出仕东魏,后东魏禅位于周世宗,杨忠又事周为司马,屡建功绩,封为隋国公。
忠死,杨坚袭父之爵,执掌朝纲,位居冢宰,总督内外军马。
革周朝苛政,更为宽大,选拔人材,躬履节俭,天下大悦。
未及一年,进爵为王。
是时乃周大象三年春二月也,周静帝下诏,逊位于隋,自居别宫。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