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明代古典小说妙相寺全传)第95页
随后那头陀也出了亭子,跟着同走。
行至萧侍中庄前,老仆觉走得力乏,放下薛举,街坡上坐了暂歇。
那头陀忽然突至面前,对脸上吹了一口气,老仆仆倒地上,半晌方醒。
开眼看不见了薛举,心下惊慌。
四下叫唤寻觅,杳无踪迹,只得复进城来,见太公备言此事,举家惊愕。
太公同老仆连夜出城,到庄上来见林澹然,告诉薛举被番僧摄去情由。
苗知硕、沈性成、胡性定三人张惶痛哭垂泪。
林澹然道:“不妨。
这番僧既有如此手段,必是个法家,等闲不肯害人性命。
明蚤俺亲自寻访,决有下落。”
宽慰太公等安寝。
次日黎明,林澹然一行人同到玄武阁中,询问消息。
原来这阁内止有女尼师徒二人,师名碧霞,徒名自解。
碧霞貌美多能,与邻僧私通,淫欲过度,双目失明,朝夕悲啼嗟怨。
忽闻自解说:“阁前打坐头陀,生得奇异。”
特设盛斋相待,头陀送药点眼,三日后两目复明,敬之如神。
当下师徒二人,迎林澹然等入静室献茶,澹然细问头陀来历。
碧霞道:“头陀在此月余,终日危坐诵经,数日不食亦不饥。
医目如神,等闲不与人说话。
不知何故,摄去小官?”林澹然道:“俺已谅这僧家,是一异人。
但不知他在何处挂锡?”自解道:“昨傍晚时,我点佛前琉璃,听得阁外二人私语,说可到叶贵人香火院来。
莫非是他的安歇处?”张太公道:“有一个叶贵人香火院,又叫着永龄庵,离此西南上十数里,地名半亩塘便是。
但此院本来兴旺,近来出了妖怪,白昼迷人,因此僧众散了,屋宇僧房无人敢住。”
林澹然道:“若如此说时,可以推寻这头陀毕竟是个妖怪无疑。
快去,快去!”
众人别了二尼回庄,令苗知硕、胡性定两个藏了短刀,到半亩塘打探。
二人至院前,日已流西,但见四围墙垣坍塌,房屋歪斜,山门紧闭,十分寂寥。
苗知硕对胡性定道:“你往前进,我从后人,里面相会,看果有人否。”
苗知硕抄路到院后来,后门也是关上的。
一带土墙甚高,却不甚坏损。
苗知硕用出那旧时手段,跳入墙内一望,茅草过人。
分开草莽而进,便是厨房。
转过天井,将近方丈,忽见里边隐隐灯光,听得有人言语。
苗知硕暗想,这样荒凉去处,何人敢在此藏身?悄悄捱近壁外张望,只见薛举和头陀两个,席地而坐,薛举居上,头陀侍侧。
一个黑脸行童,手执酒壶,站在边傍。
那头陀斟酒,双手高擎道:“主公请酒。”
薛举推开不饮。
头陀笑道:“主公宽怀,臣自锡兰山国泛海南来,寻觅真主,共图大业。
十载不能际遇,岂料主公在于此地。
今日君臣相会,莫大之喜。
臣等行囊已备,明早随主公渡海去也。”
薛举垂泪道:“我只要回庄去见林老爷,谁和你去渡海。”
苗知硕见了暗喜,算计道:“不要冲破了他,且去与林住持商议,乘夜间来取人,迟必行矣。”
轻轻溜出墙外,急至前门来。
塘口被物一绊,过头跌了一交。
爬起看时,却是胡性定横睡在地。
苗知硕扶起问时,胡性定摇头道:“唬死我也,几乎与师兄不得相见。
适才我从墙缺里踅入去,行至金刚殿侧,突然跳出一只锦毛大虎,扑将过来。
我挤命急走,跃出墙外,幸那虎追至墙边便回去了。
多分胆已惊破,手足酥软,故睡在这里等你。”
苗知硕扶着同行,把所见之事,亦说一遍。
二人急急回庄,见了林澹然,备说前事。
林诸然道:“既如此,事不宜迟。”
冷众人吃罢酒饭,留太公主仆二人管庄,点起十数个火把,带了枪棍刀杖弓箭。
原来澹然初进庄时,已打下一条浑铁禅杖防身,当下一同取路往半亩塘来。
到时五更已尽,林澹然手持铁杖,和胡性定守住前门。
苗知硕、沈性成率领道人撞仆,围定后门。
将次黎明,只听得门环响处,一个行童开出门来,见了林澹然,跌转身跑入去了。
胡性定就欲赶入去,林澹然止住,不许进去。
只见里面托地跳出一只锦毛大虎来,摆尾跑蹄,径扑林澹然。
澹然倒拖铁杖,望后跳退数步,那虎却扑了一个空。
复扬威大吼扑来,澹然侧身闪过,便双手直挺铁杖,向着虎口。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