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1111页
其国子博士等,望加员数,厚其禄秩,选通儒硕生,间居其职。
十道大郡,量置太学馆,令博士出外,兼领郡官,召置生徒。
依乎故事,保桑梓者乡里举焉,在流寓者庠序推焉。
朝而行之,夕见其利。
如此则青青不复兴刺,扰扰由其归本矣。
人伦之始,王化之先,不是过也。
李暠等议与绾协,文多不载。
宰臣等奏以举人旧业已成,难于速改,其今岁举人,望且许应旧举,来岁奉诏,仍敕礼部即具条例奏闻。
代宗以废进士科问翰林学士,对曰:“进士行来已久,遽废之,恐失人业。”
乃诏孝廉与旧举兼行。
绾又奏岁贡孝悌力田及童子科等,其孝悌力田,宜有实状,童子越众,不在常科,同之岁贡,恐长侥幸之路。
诏停之。
再迁吏部侍郎,历典举选,精核人物,以公平称。
时元载秉政,公卿多附之,绾孤立中道,清贞自守,未尝私谒。
载以绾雅望素高,外示尊重,心实疏忌。
会鱼朝恩死,载以朝恩尝判国子监事,尘污太学,宜得名儒,以清其秩,乃奏为国子祭酒,实欲以散地处之。
载贪冒日甚,天下清议,亦归于绾,上深知之,以载久在枢衡,未即罢遣。
仍迁绾为太常卿,充礼仪使,以郊庙礼久废,藉绾振起之也,亦以观其效用。
是年三月,载伏诛,上乃拜绾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兼修国史。
绾久积公辅之望,及诏出,朝野相贺。
绾累表恳让,上属意稍重,绾不敢辞。
绾素以德行著闻,质性贞廉,车服俭朴,居庙堂未数月,人心自化。
御史中丞崔宽,剑南西川节度使宁之弟,家富于财,有别墅在皇城之南,池馆台榭,当时第一,宽即日潜遣毁拆。
中书令郭子仪在邠州行营,闻绾拜相,座内音乐减散五分之四。
京兆尹黎干以承恩,每出入驺驭百余,亦即三日减损车骑,唯留十骑而已。
其余望风变奢从俭者,不可胜数,其镇俗移风若此。
绾有宿痼疾,居职旬日,中风,优诏令就中书省摄养,每引见延英殿,特许扶入。
时厘革旧弊,唯绾是瞻,恩遇莫二。
绾累抗疏辞位,频诏敦勉不许。
及绾疾亟,上日发中使就第存问,尚书御医,旦夕在侧,上闻其有间,喜见容色。
数日而薨,中使在门,驰奏于上,代宗震悼久之,辍朝三日。
诏曰:王者之于大臣也,存则寄其腹心,均于肢体,参于军国之重,叙以阴阳之和;殁则诔其事功,加之命数,告于宗庙之祭,襚以绂冕之章,则九原可归,百辟知劝。
故朝议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杨绾,性合元和,身齐律度,道匡雅俗,器重宗彝。
宽柔敬恭,协于九德;文行忠信,弘于四教。
内无耳目之役,以孝悌传于家;外无车服之容,以贞实形于代。
西掖专宥密之地,南宫领选举之源。
以儒术首于国庠,以礼度掌于高庙,简廉其质,条职同休。
顷以任非其才,毒流于政,爰登清净之辅,庶谐至理之期。
道风既穆于朝班,俭德已行于海内。
虽贤人之业,冀于可久;而夫子之命,末如之何。
方有凭依,遽此沦谢,屏予之叹,震悼良深。
所怀莫从,长想何及。
况历官有素丝之节,居家无匹帛之余,故饰以华衮,增其法赙,备膺典策,载贲朝经。
可赠司徒。
又诏文武百僚临于其第,遣内常侍吴承倩会吊,赠绢千匹、布三百端。
上深惜之,顾谓朝臣曰:“天不使朕致太平,何夺我杨绾之速也!俯及大敛,与卿等悲悼同之。”
宰辅赙赠恩遇哀荣之盛,近年未有其比。
太常初谥曰:“文贞”。
诏曰:“褒德劝善,《春秋》之旧章;考行易名,礼经之通典。
垂范作则,存乎格言。
朝议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修国史、上柱国、赐紫金鱼袋、赠司徒杨绾,履道居贞,含和毓德,行为人纪,文合典谟。
清而晦名,无自伐之善;约以师俭,有不矜之谦。
方册直书,秩宗相礼,辞称良史,学茂醇儒。
委在枢衡,掌兹密命,弥契沃心之道,累陈造膝之诚。
将以布天下五行之和,同君臣一德之运,遽轸藏舟之叹,未展济川之才。
素业久而弥彰,清风殁而可尚。
自古饰终之义,皆锡以美名。
谥法曰:‘忠信爱人曰文,平易不懈曰简。’
宜谥曰文简。”
比部郎中苏端,性疏狂,嫉其贤,乃肆毁黩,异同其议。
上怒,贬端为广州员外司马。
绾俭薄自乐,未尝留意家产,口不问生计,累任清要,无宅一区,所得俸禄,随月分给亲故。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