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239页

宴百僚于崇勋殿,上赞述全忠之功业,因言御楼前一日所司亡失赦书,赖元帅府收得副本施行,几失事矣,中书不得无过。

裴枢等起待罪。

中饮,帝更衣,召全忠曲宴阁中,全忠恳辞。

帝曰:“朕以全忠功业崇高,欲斋中款曲,以表庇赖耳。

全忠既不欲来,即令敬翔来,朕与之言。”

全忠令敬翔私退,奏曰:“敬翔亦醉而出矣。”

己巳,全忠辞赴大梁,宴于崇勋殿,是日雨甚。

乙酉,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知制诰沈栖远守本官,以病陈乞故也。

丁亥,敕河南府畿县先减尉一员,可准京兆府例,复置县尉一员。

癸巳,中书奏:准今年四月十一日赦文,陕州都督府改为兴唐府,其都督府长史宜改为尹,左右司马为少尹,录事为司录,陕县为次赤,余为次畿。

从之。

六月甲午朔,邠州杨崇本侵掠关内,全忠遣硃友裕屯军于百仁村。

丙申,通议大夫、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杨注可充翰林学士。

庚子,三佛齐国入朝使薄诃粟可宁远将军。

丁未,制金紫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卢绍可太子太保致仕。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师、天水男、食邑三百户赵崇可检校右仆射。

甲寅,以京兆少尹郑韬光为太常少卿,前侍御史韦说为右司员外郎,前进士姚顗为校书郎,前进士赵颀、刘明济、窦专并可秘书省校书郎正字,从柳璨奏也。

荆南襄州忠义军节度、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江陵尹、襄州刺史、上柱国、楚王、食邑六千户赵匡凝宜备礼册命。

七月癸亥朔,全忠率师讨邠、凤。

甲子,自汴至洛阳,宴于文思球场。

全忠入,百官或坐于廊下,全忠怒,笞通引官何凝。

丙寅,制金紫光禄大夫、行御史中丞、上柱国韩仪责授棣州司马,侍御史归蔼责授登州司户,坐百官傲全忠也。

甲戌,制以中大夫、中书舍人、上柱国、赐紫金鱼袋杜彦林为太中大夫、守御史中丞。

丁丑,制以兵部郎中萧颀为吏部郎中,户部郎中徐绾为兵部郎中,司勋员外郎张茂枢为礼部郎中,监察御史郄殷象为右补阙。

己卯,制武昌军节度、鄂岳蕲黄等州观察处置兼三司水陆发运淮南西面行营招讨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西平王、食邑三千户杜洪加食邑一千户,实封二百户。

庚寅,中书奏:“西京旧有凌烟阁,图画功臣,今迁都洛阳,合议修建。

副元帅梁王勋庸冠世,请凌烟阁之侧别创一阁,以表殊勋。”

从之。

八月壬辰朔。

壬寅夜,硃全忠令左龙武统军硃友恭、右龙武统军氏叔琮、枢密使蒋玄晖弑昭宗于椒殿。

自帝迁洛,李克用、李茂贞、西川王建、襄阳赵匡凝知全忠篡夺之谋,连盟举义,以兴复为辞。

而帝英杰不群,全忠方事西讨,虑变起于中,故害帝以绝人望。

帝自离长安、日忧不测,与皇后、内人唯沉饮自宽。

是月壬寅,全忠令判官李振自河中至洛阳,与友恭等图之。

是夜二鼓,蒋玄晖选龙武衙官史太等百人叩内门,言军前有急奏面见上。

内门开,玄晖每门留卒十人,至椒殿院,贞一夫人启关,谓玄晖曰:“急奏不应以卒来。”

史太执贞一杀之,急趋殿下。

玄晖曰:“至尊何在?”昭仪李渐荣临轩谓玄晖曰:“院使莫伤官家,宁杀我辈。”

帝方醉,闻之遽起。

史太持剑入椒殿,帝单衣旋柱而走,太追而弑之。

渐荣以身护帝,亦为太所杀。

复执何皇后,将害之。

后求哀于玄晖,玄晖以全忠止令害帝,释后而去。

帝殂,年三十八,群臣上谥曰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

二年二月二十日,葬于和陵。

------------------

本纪第二十下 哀帝

哀皇帝讳柷,昭宗第九子,母曰积善太后何氏。

景福元年九月三日,生于大内。

乾宁四年二月,封辉王,名祚。

天复三年二月,拜开府仪同三司,充诸道兵马元帅。

天祐元年八月十二日,昭宗遇弑。

翌日,蒋玄晖矫宣遗诏,曰:“我国家化隋为唐,奄有天下,三百年之睹兵戈之屡起,赖勋贤协力,宗社再安。

岂意宫闱之间,祸乱忽作,昭仪李渐荣、河东夫人裴贞一潜怀逆节,辄肆狂谋,伤疻既深,已及危革。

万机不可以久旷,四海不可以乏君,神鼎所归,须有缵继。

辉王祚幼彰岐嶷,长实端良,裒然不群,予所钟爱,必能克奉丕训,以安兆人。

宜立为皇太子,仍改名柷,监军国事。

于戏!孝爱可以承九庙,恭俭可以安万邦,无乐逸游,志康寰宇。

百辟卿士,佑兹冲人,载扬我高祖、太宗之休烈。”

是日迁神柩于西宫,文武百僚班慰于延和门外。

其日午时,又矫宣皇太后令曰:“予遭家不造,急变爰臻,祸生女职之徒,事起宫奚之辈。

皇帝自罹锋刃,已至弥留,不及顾遗,号恸徒切。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