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236页

若言状罪,翰墨难穷,若许生全,是为贷法,宜并处斩。”

时硃全忠既服河朔三镇,欲窥图王室篡代之谋,以李克用在太原,惧其角逐。

是月,全忠令大将张存敬率兵三万,由含山袭河中王珂。

晋州刺史张汉瑜、绛州刺史、陶建不意贼至,城守无备,皆以郡降。

存敬移兵围河中,王珂求救于太原,克用不能救,乃婴城谓存敬曰:“吾与汴王有旧,俟王至即降。”

二月甲寅朔。

戊辰,硃全忠至河中,遂移王珂及兄璘、弟瓚举室徙于汴,以张存敬守河中。

是月,制以全忠检校太师、守中书令,进封梁王。

三月癸未朔,全忠引军归汴,奏:“河中节度使岁贡课盐三千车,臣今代领池场,请加二千车,岁贡五千车。

候五池完葺,则依平时供订额。”

从之。

四月癸丑朔,汴军大举攻太原,氏叔琮以兵三万由天井关进攻泽潞,节度使孟迁以上党降。

叔琮长驱出围柏,营于洞涡驿。

葛从周率赵、魏、中山之兵由土门入,陷承天军,与叔琮会。

时属大雨,刍粮不给,汴将保众而还。

甲戌,天子有事于宗庙。

是日,御长乐门,大赦天下,改元天复。

李茂贞自镇来朝,赐宴于寿春殿,进钱数万缗。

时中尉韩全诲及北司与茂贞相善,宰相崔胤与硃全忠相善,四人各为表里。

全忠欲迁都洛阳,茂贞欲迎驾凤翔,各有挟天子令诸侯之意。

五月壬午朔。

庚子,制门下侍郎、户部尚书、平章事陆扆加兵部尚书,进阶特进。

壬寅,制以硃全忠兼河中尹、河中节度、晋绛慈隰观察处置、安邑解县两池榷盐制置等使。

闰六月辛巳朔,制以河阳节度丁会依前检校司徒,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昭义节度等使,代孟迁;以迁检校司徒,为河阳节度。

全忠奏也。

仍请于昭义节度官阶内落下邢、洺、磁三州,却以泽州为属郡,其河阳节度只以怀州为属郡,从之。

全忠又奏请以齐州隶郓州,从之。

十月己卯朔。

戊戌,全忠引四镇之师七万赴河中,京师闻之大恐,豪民皆亡窜山谷。

十一月己酉朔。

壬子,中尉韩全诲与凤翔护驾都将李继诲奉车驾出幸凤翔。

是日,汴军陷同州,执州将司马鄴,华州节度使韩建遣判官李巨川送款。

甲寅,汴军驻灵口。

乙卯,全忠知帝出幸,乃回兵攻华州。

大军驻赤水,全忠以亲兵驻西溪。

韩建出降,乃署为忠武军节度使,以陈州为理所。

丁巳,宰相崔胤令户部侍郎王溥至赤水砦,促全忠以兵迎驾。

戊午,全忠自赤水趋长安,崔胤率文武百僚太子太师卢知猷已下迎全忠于坡头。

庚申,汴军趋凤翔。

戊辰,至岐下。

全忠令判官李择、裴铸入城奏事,言:“臣在河中,得崔胤书,言奉密诏令臣以兵士迎驾,臣不敢擅自迎銮。”

昭宗怒胤矫命,连诏全忠以兵士还镇。

辛未,全忠引军离凤翔,退攻邠州。

甲戌,制扶危致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守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充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判度支、上柱国、魏国公、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二百户崔胤可责授朝散大夫、守工部尚书。

乙亥,邠州节度使李继徽以城降,全忠乃舍其孥于河中,以继徽从军。

以汴军营于三原。

十二月己卯,崔胤自长安至三原砦,与全忠谋攻凤翔。

二年春正月戊申朔,车驾在凤翔。

全忠在三原,李克用遣大将周德威攻慈、隰、晋等州。

全忠归河中,令其将硃友宁率众五万屯绛州,大败太原军于蒲县西北,友宁乘胜追奔,陷汾州,进围太原。

天子遣谏议大夫张顗至晋州谕全忠,令与太原通和。

属友宁再战不利,乃还关西。

四月丁丑,硃友宁总大军屯于兴平。

五月,岐军出战,大败于武功南之汉谷。

全忠闻捷,自引汴军五万西征。

六月,进营虢县。

丁亥,进围凤翔,遣判官入城迎驾。

九月,岐军出战,又败。

十一月,鄜州节度使李周彝率众救凤翔。

十二月癸酉,汴将孔勍乘虚袭下鄜州,获周彝妻子,周彝即以兵士来降。

于是邠、宁、鄜、坊等州皆陷于汴军。

茂贞惧,谋诛内官以解。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