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228页
且四海之内,创磐犹殷,九贡之邦,纲条未理。
昨者遽起邠、岐之众,寻已退还;又征燕、蓟之师,倏闻内变。
出于饟馈失职,资扉绝供,致此投戈,是乖借箸。
盖下计之未熟,非圣谋之不臧。
傥宸断重离,天机间出,录兹成款,散彼师徒,虚其念旧之怀,待以如初之礼。
臣等所议,实以在斯。
抑又闻往者汉将赵充国欲因边境衰弱,出兵击之,于是魏相上书,画陈利害,且曰:“恃国家之大,矜人物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
兵骄者灭,非但人事,乃天道也。”
又曰:“臣不知此兵何名者也。”
兵出无名,事乃不成,汉宣纳之,竟罢其伐。
伏惟皇帝陛下鉴往古用师之难,采列圣迁善之美,恩加区宇,信及豚鱼,则臣等不胜恳愿。
况今汴、魏犹艰,幽、定方困,纵遣之调发,岂能集事!虚行号令,徒召寇雠,将以剿人,非唯辱国。
且黠斯举勤王之众,推效命之诚,未能虏骑独攻,所望汉兵同力。
令兹数镇,奔命不遑,难致济师,恐又生事。
谕其渐当暑热,非利戎旃,悉力颁沾,遣还蕃部。
重盈陈五郡之卒,益谨关防;王珙振两河之雄,更严旗鼓。
然后奖其上表,哀以自陈,录彼前劳,责之后效。
征神爵之往典,还日逐之故封。
谕其已斥王恭,不使更疑晋帝,凡百臣子,实切乃诚。
其克用在身官爵,并请却还,仍依前编入属籍。
从之。
以翰林学士承旨、兵部侍郎崔昭纬本官同平章事,御史中丞徐彦若为户部侍郎、同平章事。
尚书右仆射王徽卒,赠司空,谥曰贞。
二年春正月壬子朔,李克用急攻邢州。
李存考求援于王镕,镕出军援之,屯于尧山。
克用自太原至,击败之,进围邢州。
司徒、门下侍郎、平章事杜让能进位太尉、太清宫使、弘文馆大学士、延资库使领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以中书侍郎、吏部尚书、平章事刘望为门下侍郎、监修国史、判度支事,工部侍郎、平章事崔昭纬判户部事。
二月辛巳,李克用复检校太师、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河东节度观察处置等使。
时张浚、韩建兵败后,为太原将李存信等所追,至是方自含山逾王偓,出河清,达于河阳。
属河溢,无舟楫,建坏人卢舍,为木罂数百,方获渡,人多覆溺,休其徒于司徒庙。
是役也,朝廷倚硃全忠及三镇兵。
全忠方连兵徐郓,乃求兵粮于镇、魏,全忠终不至行营。
镇、魏倚太原为扞蔽,如破太原郡,恐危镇、魏,王镕、罗弘信亦不出师。
唯邠、岐、华、鄜、夏乌合之众会晋州。
兵未交而孙揆擒,燕卒败,所以河西、岐下之师望风溃散,而浚、建至败。
全忠以镇、魏不助兵粮观望,遣庞师古将兵讨魏,陷十县,罗弘信乞盟,乃退。
棣州刺史张蟾为青州将王师范所败。
新授平卢节度使崔安潜自棣州归朝,复授太子少师。
三月辛亥朔,以青州权知兵马留后王师范检校兵部尚书,兼青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平卢军。
三月辛亥朔,以青州权知兵马留后王师节度观察、押新罗渤海两蕃等使。
淮南节度孙儒为宣州观察使杨行密所杀。
初,行密扬州失守,据宣州,孙儒以兵攻围三年。
是春,淮南大饥,军中疫疠死者十三四。
是月,孙儒亦病,为帐下所执,降行密。
行密乃并孙儒之众,复据广陵。
六月,王镕出军援李存孝,克用大举讨镇州。
七月,太原军出井陉,屯于常山镇,大掠镇、赵、深诸郡。
幽州节度使李匡威自率步骑三万援王镕。
八月,克用班师。
九月丁未朔。
乙卯,天子赐左军中尉杨复恭几杖,以大将军致仕。
复恭怒,称病不受诏。
十月丁丑朔。
甲申,天威军使李顺节率禁兵讨杨复恭,复恭假子玉山军使杨守信以兵拒之,列阵于昌化里。
昭宗登延喜楼,陈兵自卫以俟变。
相持至晚,不战而退。
是夜,守信乃拥其众卫复恭出京师,且战且行,出通化门,由七盘路之商州,又令义兒张绾为后殿。
永安都头安权追及绾,擒之而还。
十一月,硃全忠上表,请移时溥节镇。
是月,汴军陷宿州,乃授溥太子太师。
溥将刘知俊降汴军。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