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二十四史之一)第183页
戊辰,诏梁王等五人,先于北内,可却归十六宅。
辛未,易定节度使张璠卒。
壬申,以易州刺史李仲迁为定州刺史,充义武军节度使。
戊寅,以东都留守牛僧孺为左仆射。
辛巳,诏皇太子侍读窦宗直隔日入少阳院。
冬十月乙酉朔,以尚书左丞崔琯检校户部尚书,充东都留守。
易定军乱,不纳新使李仲迁,立张璠子元益为留后。
己丑,以少府监张沼为黔中观察使。
壬辰,以右金吾卫将军高霞寓为夏、绥、银、宥节度使。
癸巳,以中书舍人李景让为华州防御使。
甲午,庆成节,命中人以酒酺、《仙韶乐》赐群臣宴于曲江亭。
丁酉,夏州节度使刘源卒。
庚子,皇太子薨于少阳院,谥曰庄恪。
乙巳,以左金吾将军郭旼为邠、宁、庆节度使。
是夜,彗起于轸,其长三丈,东西指。
乙酉,前邠宁节度使史孝章卒。
十一月乙卯朔,是夜,慧孛东西竟天。
壬戌,诏曰:“上天盖高,感应必由乎人事;寰宇虽广,理乱尽系于君心。
从古已来,必然之义。
朕嗣膺宝位,十有三年,常克己以恭虔,每推诚于众庶。
将以导迎休应,渐致辑熙,期克荷于宗祧,思保宁于华夏。
而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
灾气上腾,天文谪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当求衣之时,睹垂象之变,兢惧惕厉,若蹈泉谷。
是用举成汤之六事,念宋景之一言,详求谴告之端,采听销禳之术。
必有精理,蕴于众情,冀屈法以安人,爰恤刑而原下。
应京城诸道见系囚,自十二月八日已前,死罪降流,已下递减一等,十恶大逆、杀人劫盗、官典犯赃不在此限。
今年遭水蝗虫处,并宜存抚赈给。”
以沧州节度使李彦佐为郓、曹、濮节度使,以德州刺史、沧景节度副使刘约为义昌军节度使。
癸亥,以宋州刺史唐弘实为邕管经略使。
乙丑,天平军节度使王源中卒。
庚午,以翰林学士丁居晦为御史中丞。
壬申,以蔡州刺史韩威为定州刺史、义武军节度、北平军等使。
十二月乙酉朔。
辛丑,诏以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兼中书令、太原尹、北都留守、上柱国、晋国公、食邑三千户裴度可守司徒、中书令。
以兵部侍郎狄兼谟为河东节度使。
丙午,守太子太师、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国子祭酒、同平章事郑覃罢太子太师,仍三五日入中书。
日本国贡珍珠绢。
四年春正月甲寅朔。
丁巳,荧惑太白辰聚于南斗。
丁卯夜,于威泰殿观灯作乐,三宫太后诸公主等毕会。
上性节俭,延安公主衣裾宽大,即时斥归,驸马窦浣待罪。
诏曰:“公主入参,衣服逾制,从夫之义,过有所归。
浣宜夺两月俸钱。”
闰月甲申朔,以吏部侍郎郑肃检校礼部尚书、河中晋绛慈隰等州节度使,以苏州刺史李道枢为浙东观察使,以谏议大夫高元裕为御史中丞。
丙申,以前河中节度使李听为太子太保。
己亥,裴度自太原至,上令中人就第问疾。
辛丑,以司农卿李为福建观察使,谏官论其不可,乃罢之。
丙午,以大理卿卢贞为福建观察使。
丁未,兴元节度使郑浣卒。
戊申,阇婆国朝贡。
二月癸酉朔。
辛酉,以吏部侍郎归融检校礼部尚书,充山南西道节度使。
丙寅,寒食节,上御通化门以观游人。
戊辰,幸勤政楼观角抵、蹴鞠。
三月癸未朔。
乙酉,赐群臣上巳宴于曲江。
是夜,月掩东井第三星。
丙申,司徒、中书令裴度卒。
癸酉,浙东观察使李道枢卒。
以户部侍郎崔龟从为宣歙观察使,代崔郸;以郸为太常卿。
以楚州刺史萧俶为浙东观察使。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